文档详情

96学年修平技术学院附设进修学院招生考试试题-修平科技大学.DOC

发布:2017-09-06约3.6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經濟學】 1. 在經濟學中,我們比喻什麼是「一隻看不見的手」?(A)利潤(B)價格機能(C)地租(D)生產因素。 2. 經濟活動的最終目的是(A)生產(B)消費(C)分配(D)利潤。 3. 個別消費者需求函數中,下列何者不是其他情況不變的因素(A)個人所得(B)替代商品價格(C)此商品的價格(D)互補品的價格。 4. 當個人所得增加時,而其他情況不變,此人對正常財貨之需求會(A)增加(B)減少(C)不變(D)不一定。 5. 其他情況不變,商品的價格下降,則(A)需求增加(B)需求減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減少。 6. 當財貨的替代品與互補品二者價格均上升,則此貨財貨的需求會(A)增加(B)減少(C)不變(D)以上皆有可能。 7. 石油價格上升,則汽車需求(A)不變(B)增加(C)減少(D)以上皆有可能。 8. 牛肉與豬肉互為(A)替代品(B)互補品(C)正常品(D)劣等品。 9. 下列何者是供給量的改變?(A)供給曲線向右移動(B)供給線向任何方向移動(C)均衡數量的改變(D)在供給線上點的移動。 10. 需求法則表示(A)其價格與需求量呈反比方向變動(B)隨著所得增加,其需求量增加(C)季芬財符合需求法則(D)以上皆是。 11. 下列何者是指「一物的需求線因本身價格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的整條曲線左右的移動」?(A)需求的變動(B)需求法則(C)需求量的變動(D)市場需求(E)有效需求。 12. 政府為保護農民的權益,常規定下列何種措施?(A)價格上限(B)價格下限(C)均衡價格(D)均衡數量(E)以量制價。 13. 下列何種情況下,會開始出現報酬遞減?( A )平均產量曲線達到最高點( B )邊際成本曲線達到最低點( C )總產量曲線達到最高( D )邊際產量曲線達到最低點。 14. 等產量線的斜率是: ( A )邊際產量( B )邊際技術替代率( C )邊際替代率( D )資源的價值比率。 15. 假如X?與X?要素的技術替代率(technincal rate of substitution)是-4:那麼,要維持某特定產量,但又要減3單位要素X?的投入,請問你應增加多少單位的要素X?的投入? ( A )12 ( B )4/3 ( C )3/4 ( D )30。 16. 要素價格改變,將改變:( A )等產量曲線( B )等成本曲線( C )生產函數( D )總產出曲線。 17. 根據最小成本法則,廠商在何時成本最小:( A )等成本線與等產量線相切點( B )等成本與等產量線相交點( C )邊際成本等於平均成本點(D) 以上皆非。 18. 的經濟意義為: ( A )利潤最大( B )效用最大( C )成本最低( D )收益最大。 19. 若以一定數量的土地及資本,配合勞動從事生產,為使總產量最大,勞動應使用到何種情況為止?( A )平均產量最大( B )邊際產量最大( C )平均產量等於零( D )邊際產量等於零。 20. 若一生產函數為Q=100L0.5 K0.7(L:勞動,K:資本),則此生產型態為規模報酬:( A )固定 ( B )遞減 ( C )遞增( D )無法介斷。 21. 生產三階段中,那一階段表示固定投入的邊際產量為負?( A )第一階段( B )第二階段 ( C )第三階段( D )第一及第三階段。 22. 生產函數係指:在一定的生產技術下,生產量與( A )生產因素數量( B )生產收益( C )生產成本( D )生產效率之間的一定關係。 23. 若產量10單位時總成本為200,增加一單位生產因素後產量變為12,總成本變為230,則邊際成本為:( A )30 ( B )20 ( C )15 ( D )10。 24. 如果廠商的固定成本增加,會引起 ( A )平均變動成本曲線上移 ( B )平均總成本曲線上移 ( C )邊際成本曲線上移 ( D )以上皆是。 25.廠商的長期平均成本曲線與橫軸平行時,是反應那一種現象?( A )遞增規模報酬( B )遞減規模報酬( C )固定規模報酬( D )以上皆非。 26. 若生產因素價格上漲,使整條平均成本曲線往上移,這是指 ( A )外部經濟 ( B )外部不經濟 ( C )內部經濟 ( D )內部不經濟。 27. 當長期平均成本曲線隨著產量增加而遞減時,則該廠商有 ( A )內部經濟 ( B )內部不經濟 ( C )外部經濟 ( D )外部不經濟。 28. 下列何者顯示外部經濟?( A )當產業愈大時廠商的單位成本下跌( B )產業的供給曲線右移( C )當產出愈大時邊際成本曲線下降( D )當產出愈大時邊際成本曲線上升。 29. 設MC為邊際成本,而A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