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中国技术学院附设进修学院入学考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專業科目:經濟學試題
准考證號碼:□□□□□□□□
(請考生自行填寫)
注
意 本科目共有五十題,1至25題每題3分;26至50題每題5分,總分合計200分,答錯不倒扣。
本試題全部為選擇題,每題均有(A)、(B)、(C)、(D)四個答案,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答案按試題題號,依序劃記於答案卡上。 完全競爭市場廠商的短期均衡為 (A) 價格等於短期平均成本 (B) 價格等於短期平均變動成本 (C) 價格等於購買量 (D) 價格等於短期邊際成本
不考慮政府與貿易部門時,若消費函數為C = 200 + 0.75Y(Y表示所得),投資為 I = 50;則 (A) 均衡所得水準等於 1000 (B) 投資乘數等於 5 (C) 邊際儲蓄傾向等於 0.75 (D) 儲蓄函數為S = - 200 - 0.75Y
下列何者不屬於貨幣市場? (A) 重購回協定市場 (B) 歐洲美元市場 (C)金融業拆款市場 (D) 股票市場
所謂停滯性通貨膨脹係指 (A) 貨幣供給減少,物價上漲 (B) 政府支出增加,物價上漲 (C) 產出下降,物價上漲 (D) 產出增加,物價上漲
中央銀行為提升景氣,採行擴張性政策,在簡單模型下,法定存款準備率為0.2,若中央銀行公開市場買回國庫券0億,最多可以創造多少貨幣供給量? (A) 10億 (B) 20億 (C) 80億 (D) 100億
當各種商品的邊際技術替代率相等時,表示市場達成了 (A) 要素組合效率 (B) 效用組合效率 (C) 產出組合效率 (D) 產品交換效率
所謂氣餒的工作者(discourage workers)是指 (A) 目前處於失業狀態,但積極尋找工作的人 (B) 目前已有工作,但是想要換工作的人 (C) 因為景氣低迷而失業的人 (D) 因為長期找不到工作而放棄尋找工作的人
計算國民生產淨額(NNP)是從GNP中扣除折舊,主要用意是為了 (A) 除去通貨膨脹的影響 (B) 減去資本財使用期間所發生的折損 (C) 避免匯率波動的影響 (D) 考慮政府對於投資的減免
某麵包廠每年白麵粉廠進口10萬元麵粉,並以萬元付廠房租金,6萬元付勞動工資,若麵包成品之銷售收入為40萬元,則該工廠每年生產之附加價值為(A)17(B)25(C)30(D)40
主張「以法則代替權衡」之學派為(A)貨幣學派(B)古典學派(C)凱因斯學派(D)理性預期學派
成長理論當中,強調有效勞動投入的學說是 (A) 古典成長理論 (B) 新古典成長理論 (C) 內生成長理論 (D) 實質景氣循環理論
阿明對果汁的效用隨著消費量的增加而減少增加幅度,此一現象表示 (A) 邊際效用小於零 (B) 邊際替代率遞減 (C) 邊際效用遞減 (D) 邊際替代率遞增
已知某國2003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15,且2002至2003年該國的物價膨脹率為5%。試問2002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為(A) 111.8 (B) 109.5 (C) 106.2 (D) 105.4
當實際失業率等於自然失業率時,則社會上不存在下列何種失業? (A) 結構性失業 (B) 隱藏性失業 (C) 摩擦性失業 (D) 循環性失業
下列關於勞動力的敘述何者有誤? (A) 年滿十五歲,可立即工作但無工作或正在找工作的人口總數為失業人口 (B) 失業人口除以總人口所得的比率為失業率 (C) 年滿十五歲且有工作的人口總數稱為就業人口 (D) 就業人口加上失業人口稱為勞動力
李嘉圖(David Ricardo)所提之比較利益的定義為 (A) 一個國家生產某一產品的相對成本較另一個國家低 (B) 一個國家的工資較另一個國家低 (C) 一個國家生產某一產品的絕對成本較另一個國家低 (D) 一個國家對某一產品的需求彈性較另一個國家高
勞動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的不同之處在於 (A) 供需法則只能分析產品市場 (B) 廠商在勞動要素市場中常常屬於寡佔 (C) 勞動要素市場通常不是完全競爭 (D) 在產品市場中廠商為供給者,但是在勞動市場中廠商為需求者
若無異曲線凸向原點,則消費者之最適選擇為 (A) 預算限制線與橫軸相交之點 (B) 預算限制線上任一點 (C) 無異曲線與預算限制線相切點 (D) 預算限制線與縱軸相交之點
需求彈性與時間長短之關係為何? (A) 時間越長,需求彈性可大可小,視當時情況而定 (B) 時間越長,需求彈性越大 (C) 時間越長,需求彈性越小 (D) 完全無關
若橘子每盒的價格由100元下降為80元,使需求量由3盒增加為5盒,則利用弧彈性的計算方式,其需求的價格彈性為 (A) 2.25 (B) 0.25 (C) 3.33 (D) 1.0
下列何種情況將使貨幣需求增加? (A) 利率上升 (B) 所得提高 (C) 信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