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振动答案(1)
选择题
1解析:选D.
如图所示,设质点在A、B之间振动,O点是它的平衡位置,并设向右为正.在质点由O向A运动过程中其位移为负值;而质点向左运动,速度也为负值.质点在通过平衡位置时,位移为零,回复力为零,加速度为零,但速度最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可正可负,由F=-kx知,x相同时F相同,再由F=ma知,a相同,但振子在该点的速度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2.解析:选B.据简谐运动的特点可知,振动的物体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振动物体的位移为零,此时对应题图中的t2时刻,B对.
3.解析:选BD.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回复力方向相同,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是指向平衡位置;位移增加时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同,位移减小时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
4解析:选C.因为弹簧振子固有周期和频率与振幅大小无关,只由系统本身决定,所以f1∶f2=1∶1,选C.
5解析:选B.对于阻尼振动来说,机械能不断转化为内能,但总能量是守恒的.
6.解析:选B.因质点通过A、B两点时速度相同,说明A、B两点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由时间的对称性可知,质点由B到最大位移,与由A到最大位移时间相等;即t1=0.5 s,则=tAB+2t1=2 s,即T=4 s,由过程的对称性可知:质点在这2 s内通过的路程恰为2 A,即2A=12 cm,A=6 cm,故B正确.
7.
解析:选A.两球释放后到槽最低点前的运动为简谐运动且为单摆模型.其周期T=2π,两球周期相同,从释放到最低点O的时间t=相同,所以相遇在O点,选项A正确.
8.解析:选C.从t=0时经过t=时间,这段时间为T,经过T摆球具有最大速度,说明此时摆球在平衡位置,在给出的四个图象中,经过T具有负向最大速度的只有C图,选项C正确.
9.解析:选CD.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2π ,与摆球的质量无关,因此两单摆周期相同.碰后经过T都将回到最低点再次发生碰撞,下一次碰撞一定发生在平衡位置,不可能在平衡位置左侧或右侧.故C、D正确.
10.解析:选D.通过调整发生器发出的声波就能使酒杯碎掉,是利用共振的原理,因此操作人员一定是将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波频率调到500 Hz,故D选项正确.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答案:(1)B (2)摆长的测量、漏斗重心的变化、液体痕迹偏粗、阻力变化……
12答案:(1)ABC (2)①98.50 ②B ③
计算题
13.(10分)解析:由题意知弹簧振子的周期T=0.5 s,
振幅A=4×10-2 m.
(1)amax===40 m/s2.
(2)3 s为6个周期,所以总路程为s=6×4×4×10-2 m=0.96 m.
答案:(1)40 m/s2 (2)0.96 m
14.(10分)解析:设单摆的摆长为L,地球的质量为M,则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地面的重力加速度和高山上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
g=G,gh=G
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知T0=2π,T=2π
由以上各式可求得h=(-1)R.
答案:(-1)R
15.(12分解析:球A运动的周期TA=2π,
球B运动的周期TB=2π =π.
则该振动系统的周期
T=TA+TB=(TA+TB)=.
在每个周期T内两球会发生两次碰撞,球A从最大位移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后,经6T=9π,发生12次碰
撞,且第12次碰撞后A球又回到最大位置处所用时间为t′=TA/4.
所以从释放A到发生第12次碰撞所用时间为
t=6T-t′=9π-=.
答案:
16.(12分解析:在力F作用下,玻璃板向上加速,图示OC间曲线所反映出的是振动的音叉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直线OC代表音叉振动1.5个周期内玻璃板运动的位移,而OA、AB、BC间对应的时间均为0.5个周期,即t===0.1 s.故可利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等于恒量来求加速度.
设板竖直向上的加速度为a,则有:sBA-sAO=aT2 ①
sCB-sBA=aT2,其中T= s=0.1 s②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③
解①②③可求得F=24 N.
答案:24 N
机械振动(2)
机械振动(3)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C B A D AC BD AC AD D (T2-T1)R/T1
1【解析】 如图所示,图线中a、b两处,物体处于同一位置,位移为负值,加速度一定相同,但速度方向分别为负、正,A错误,C正确.物体的位移增大时,动能减少,势能增加,D错误.单摆摆球在最低点时,处于平衡位置,回复力为零,但合外力不为零,B错误.
【答案】 C
【解析】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脱水桶转动过程中质量近似不变,惯性不变,脱水桶的转动频率与转速成正比,随着转动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