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课件全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我的舞台》把“我”学戏的故事写得生动有趣。你可能也学过某一门艺术,比如,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泥塑、雕刻。请写一写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 你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如,听音乐会,看花展,参观美术馆。回忆课文中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注意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1、写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 2、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 3、写一次艺术欣赏活动。 选题一:写自己 学习某种艺术的过程和感受 什么时候学的 为什么学习 过程怎样(有没有遇到困难) 从中你得到了什么? 事例要完整,情感要真实。 写自己学习某种艺术的过程和感受 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 起个好题目 我的学艺路 学艺的快乐 我在学艺中成长 精心选材,巧妙安排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可能学过某一门艺术,比如,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泥塑、雕刻等。在选材过程中,一定要选择自己真正学过的一门艺术来写。这样写出来的内容才会真实具体,写出来的感受才会真实可信。材料的安排要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合理设计,把握好内容的详略。 选题二: 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 事例要完整,情感要真实。 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 起个好题目 奔马图 新年音乐会 看画展 看花展 …… 注意要点 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事物来写。安排材料时,做到主次分明。如写一幅名画,我们可以先概括介绍画的年代、作者以及它的社会价值,然后再具体描述画面的内容,最后用精炼而包含激情的语言概述它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可以仿照《蒙娜丽莎之约》的写法,把自己看到的与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使习作内容丰富生动、感人。 菊花展 满眼都是大红的、粉红的、嫩黄的、鹅黄的、金黄的、洁白的、淡绿的绛紫的菊花。绿的如翠玉,白的像冰雪,黄的似麦穗…… (颜色) 菊花展 那千姿百态的菊花造型,有的像婀娜多姿的少女,有的像腾飞的巨龙,有的像笑口常开的弥勒佛,有的像傲立的雄鸡…… (姿态)(面的描写) 看冰雕 这里的冰雕千姿百态,在霓虹灯下闪烁着各种色彩,让人眼花缭乱。 (面的描写) 看冰雕 正对着门的是一尊自由女神像。这座冰雕高三米左右。她的左手拿着书,右手举着一根火炬,这姿势让我想起了“让自由的光芒照耀全世界”这句话。我和妹妹靠着女神像让爸爸拍了一张照片留恋。 (点的描写) 看冰雕 我抬头仔细看这尊女神像,她的神态安详,眼睛一眨不眨地平视着前方。(点的描写) 我顺她的目光看过去,那边有一艘精美的小帆船。 (过渡句) 例文欣赏 《我学吹葫芦丝》 葫芦丝——一种古老的傣家艺术。在伤心的时候吹葫芦丝,心中会得到安慰;在高兴的时候吹奏葫芦丝,心中会更加欢悦;在家人面前吹奏葫芦丝,能让家人更和谐。因此,妈妈把我送到葫芦丝学习班。 第一次见到葫芦丝,就对它产生了好感。葫芦丝,外观平滑、细致,葫芦中间画了一只展翅欲飞的孔雀,可能是傣家人民认为吹奏时,孔雀会随着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吧。葫芦下面一长二短的竹管,中间竹管前六后一,七个精巧的小孔。在其中一个短竹管上,还栓了一个塞子。接到手里,我高兴地左摇摇,右晃晃,老师骂我不爱惜葫芦丝,我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学习吹葫芦丝,先学的是音阶。对准口,吹呀吹,有的涨红了脸,像一个大柿子;有的吹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还有的干脆不吹了。老师和蔼的给我们讲解吹奏葫芦丝的方法并给我们师范。好不容易学会了调,可一看乐谱,密密麻麻的音符像电线上叽叽喳喳的小燕子。尽管同学们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但还是适得其反。全班气馁了,坐在位子上气喘吁吁。 老师吹起了葫芦丝,优美的旋律中教室里回荡,同学们听着,忘记了疲劳,恢复了信心。又接着练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学们在这节课学会了第一首曲子,我也吹出了流畅的旋律。老师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夜晚,不知从哪里飘来一段葫芦丝的乐声,大概是同学在和家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吧。 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 卧狮 我家有一件泥塑上釉的精致工艺品,高达一尺,长约五寸,塑的是“兽中之王”──狮子。 一只昂首仰视的雄狮,横卧在一块蜂蝶峰峋的岩石上。狮子的整个身子是白色的,发出微微的银光。下面的岩石是青绿色的,和白色的卧狮形成鲜明清晰的对照。 狮子的头部长约三寸,头上的毛发一缕一缕的,清晰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