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4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学案新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4-07约1.37万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9

第24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探究活动落实素养

议题式探究

读·思·写

核心素养提示

议题:文明沟通互鉴何以珍贵

情境文明因多样而沟通,因沟通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024年9月27日,2024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隆重开幕。活动期间,实行了祭孔大典活动。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嘉朋懿友,线上线下“相聚一堂”,围绕“文明照鉴将来”主题,深化切磋沟通、真诚互学互鉴,共同为促进世界文明对话沟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言献策。紧紧抓住节会契机,释放节会效应,打造世界文明沟通互鉴高地,对于提升山东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影响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相关学问,分析祭孔活动的文化意义。

?

?

?

?

?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学问,分析山东省弘扬传统文化举措的主动作用。

?

?

?

?

政治认同:

认同我国的各类文化遗产等民族文化,坚决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

正确相识和对待文化多样性,明确文化沟通互鉴的意义和途径,理性看待“文明冲突论”和“文明优劣论”等错误观点。

公共参加:

主动参加文化沟通互鉴活动,做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必备学问关键实力

考点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精梳细理——重基础

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分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比较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

项目

民族节日

文化遗产

地位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

意义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对于探讨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宝

看法

要挖掘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

要爱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联系

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产生缘由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各民族生产生活的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经济形式、政治运行等因素各有不同,所以每个民族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也有很大差别,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文化也多种多样

提示文化遗产和民族节日都能体现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但二者的详细作用是不同的,要留意区分

易混辨别(1)传统习俗≠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很多传统习俗的内容,但传统习俗并不完全通过民族节日表现出来。

(2)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是只通过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体现)。

3.敬重文化的多样性

依据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必要

性和

意义

敬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敬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旺盛的必定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充溢朝气与活力

看法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敬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旺盛进步

原则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敬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需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的原则

任务

我们提倡沟通互鉴,既要吸取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加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提示(1)敬重文化多样性要求文化在沟通中相互借鉴,不是消退文化差异或实现文化趋同,而是敬重差异。

(2)不能认为敬重文化多样性就是敬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它是认同本民族文化和敬重其他民族文化的统一,而且首要的就是敬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易混辨别(1)基础≠精神根基

民族文化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2)重要动力≠根本动力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

博闻广积——提实力

1.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项目

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

区分

表现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行缺少的色调,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成因

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联系

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文化的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它们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错误

倾向

割裂文化的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