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32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解析.docx
PAGE
7-
专练32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2024·江苏盐城期中]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行再生、不行替代的珍贵资源,要始终把爱护放在第一位。之所以要把文化遗产的爱护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文化遗产()
①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②对于探讨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③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记④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24·安徽六安中学开学摸底]2024年4月7日联合国宣布“汉语列为全球通用语言”。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世界其次大经济体,军事强国,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各国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自不待言。而世界通用语言的选择是基于各种条件所考虑,影响力便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②语言文字对于呈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究竟是以文化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在2024年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连花清瘟胶囊等中医药在防治重大传染病中有着独特优势。运用中医药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全球新冠肺炎患者转为重症的比例大大降低。推动“中国处方”造福人类须要()
①立足社会实践,推动中医药疗法逐步取代西医②增加文化自信,发挥中医治疗理念的独特优势③加强文化沟通,增加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④消退文化偏见,实现中医西医文化的完全融合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4.[2024·山东菏泽期中]中国和意大利在丝绸之路的两端相映生辉。2024年正值中意两国建交50周年,两国导演联手打造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透过多样化的视角对比了中华文明和罗马文明。从书写用的文字,到国家历法;从文明图腾,到融汇中西文化的艺术品;从戏台上的歌剧和秦腔,到长安诗和罗马画……讲解并描述了不同文明兼收并蓄、沟通互鉴的故事。这部纪录片蕴含的文化价值体现在()
①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供应新的视角,促进文化传播与民心相通②是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是中国价值在全球范围内的继承与发展③跨越时空展示了中西文明的交融,有助于丝路文化的发展和旺盛④引起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历史悠久的长安和罗马文化的敬重与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2024·青岛模拟]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的交汇之路,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等文学艺术在这里汇聚交融,不断吸取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这体现了()
①中华文明具有海纳百川、开放包涵的广袤胸襟②文明因多样而沟通,因沟通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③世界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具有剧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④敦煌对增加社会凝合力和国家软实力具有不行替代的文化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鲁迅先生在谈到如何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时说:“此所为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这段话告知我们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时,必需()
A.坚持拿来主义,全盘吸取
B.坚持排外主义,全盘否定
C.辩证对待,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D.区分对待,吸取传统文化,解除外来文化
7.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4年9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实行表彰仪式。隆重表彰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授予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共和国勋章”。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上述举措有利于()
①强化优秀文化的有形影响,丰富精神世界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昂民族精神③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时代精神④创新爱国主义的详细内涵,弘扬革命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2024·河北卷]2024年3月,被誉为“中国画熊猫第一人”的刘中,与关爱熊猫、酷爱美术、热心公益的各界人士共同发起设立了“熊猫艺术发展基金”。该基金的用途包括:资助青少年在生态环保美术领域的写生、创作及沟通,提高学生美术创作水平;组织熊猫文化国际传播与沟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该基金支持上述活动()
①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②实现了“五育并举”的教化目标③有助于增加中国国家形象美誉度④有益于丰富审美教化的形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2024·河北卷]博览典籍故事,读懂典籍思想。中心广播电视总台热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