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docx
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6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增强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环境的价值观,培养他们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普遍较高,但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大部分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生物分类有一定了解,但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具体特征及生活习性掌握程度不一。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需提高。
在行为习惯方面,部分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时缺乏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沟通能力有待加强,有时难以形成有效的分工与合作。
这些学情特点对课程学习产生以下影响:首先,教师在教学中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其次,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后续生物学学习奠定基础。最后,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科的热情。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实物图片和视频资料,系统讲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观察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行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图片、视频,增强直观感受。
2.教学软件应用:使用生物教学软件,模拟生物行为,提高学生参与度。
3.实物观察:引入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标本或模型,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加深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生物课题——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你们知道这两种动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学生)……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对这两种动物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入探讨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二、新课讲授
1.两栖动物的特点
(教师)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两栖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找到相关章节,我们一起阅读。
(学生)阅读后,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很好,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2.爬行动物的特点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爬行动物。它们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阅读后,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很好,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3.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师)那么,这两种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是怎样的呢?
(学生)阅读后,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很好,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体→成体。
4.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师)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两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学生)阅读后,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很好,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等作用。
三、课堂讨论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种动物的特点、生殖和发育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
(1)为什么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与哺乳动物有所不同?
(2)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种动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它们各有特点,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课程,对这两种动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五、课后作业
(教师)为了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请大家完成以下作业:
(1)结合课本内容,简要介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点。
(2)举例说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思考:如何保护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学生)学生领取作业,教师布置。
六、课堂延伸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种动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动物呢?它们又有哪些特点呢?希望大家在课后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