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发布:2018-02-27约4.7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35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18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街衢(qú) 鸡埘(sí) 负债(zhài) B.污秽(huì) 糜子(méi) 清橙(chénɡ) C.喑哑(yīn) 留滞(zhì) 灼痛(zhuó) D.襁褓(bǎo) 嘎吱(ɡā) 禁锢(ɡù) 2.下面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泉水清冽,不浇菜也可以浇果树,或者用来洗头,洗衣服。 B.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 C.我们都兴高彩烈地强迫蝉从枝头搬家到铅笔盒来。 D.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竞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3.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污秽:肮脏。 殷勤:故意讨好别人。 B.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 慈惠:和善而给予好处。 C.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安息:安静地休息,多指人睡或长眠。 D.雾霭:即雾气,气温下降时,空气中水点游在空气中。 抛弃:扔掉不要。 4.下面对“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这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是指受日寇铁蹄践蹋的沦陷区的、翘首盼望结束战争的善良的中国人。 B.“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是指远方那些贫穷、落后、没有被解放的、充满苦难的地方。 C.这两句诗的含义是:通知那些饱受日寇铁蹄践蹋的沦陷区的、翘首盼望结束战争的善良的中国人,抗战胜利已经是指日可待。 D.这两句诗是诗人心灵对民族苦难现实的宽慰,对抗战必胜这一信念的真情流露。 5.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标示无误的一项是( ) A.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B.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C.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D.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 甜又准 6.下列诗句未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 A.你完成了你的生存,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 B.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C.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D.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 (二)填空·简答(计17分) 1.常识填空。(每空0.5分,计7分) (1)《黎明的通知》的作者是_________,他出生于_________。本诗采用了_________的写法,增强了诗的__________________,藉此提高了本诗的__________________。诗中的“黎明”象征了________________。 (2)《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_________”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_____。 (3)《帆》的作者_________是十九世纪上半叶_________国浪漫主义诗人和_________作家,出身贵族。《萤火虫》的作者_________是_________诗人。 2.解释《有的人》的两句诗。(2分)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 (2)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树梢树枝树根根, 。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 。 (3)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4)躲进小楼成一统, 。 4.仿写下面这句诗。(3分) 鲜花,你尽情地开放 仿句: 可别忘记谁给你输送养料 二、阅读理解(共35分) (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