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ppt

发布:2017-03-21约1.53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 一、教材分析 四、教学过程 二、教学方法 五、板书设计 三、学法指导 六、时间分配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小说单元)中的第一课。小说这一体裁在第一、二册略有接触,第三、四册曾系统地学习小说的文体特点,本课承接已有的知识,先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然后深入学习本文结构的安排和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时间为二课时)。 2、教学目标 (1) 德育目标 (2) 知识目标 (3) 能力目标 3、教学重点 (1)理解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2)体会作品精巧含蓄的构思 (3)人物形象的分析 4、教学难点 (1)多种描写方法综合运用的艺术 (2)作品产生的年代和反映的社会现实与学生实际生活有较大的时空差距 (3)部分句段含蓄艰深 二、教学方法 1、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预习、朗读、分析、质疑、品味、表演、观看影片的教学方法,落实“精讲、善导、引思、激趣”的八字要求。 2、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使用教具:多媒体电教平台、九枚硬币 三、学法指导 1、通过质疑、讨论解决疑难,让学生体会精读的学习方法。 2、通过让学生的表演,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把学生引入大语文的学习氛围中。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2、分析环境描写 3、理解情节,体会精巧结构 第二课时 1、学生质疑、讨论、表演 2、人物形象分析 3、归纳作品主题 4、布置作业 导入 1、播放一段与科举有关的影片引入新课 2、教师介绍封建科举制度的有关知识 本单元两篇小说都以批判封建科举制度为主题,影画浓缩两种不同命运可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教师的介绍又可加强理性认识,不仅对本文而 且对本单元都有概括指导作用。 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师先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再讨论解决疑难。 教会学生从关键的词语、句子中理解文章的内在含义,然后归纳结论的学习方法。 课文分析之一: 分析故事情节,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 1、学生浏览课文并说出文字描写的5个片断 2、观看片段,体会“笑”的深刻含义 3、从练习四入手,引导发言,体会精巧含蓄的布局 课文分析之二: 本节采用表情朗读、品味、观看片段、讨论、发言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 2 3 4 5 6 学生质疑、表演 引导学生互相质疑、讨论艰深难懂的语句,表演“排”、“罩”等动作,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课文分析之三: 人物形象分析 指导学生从孔乙己的外形、肖像、服饰、语言、神情、动作等方面进行人物分析,理解人物性格特征。 从多角度多层次对人物进行分析, 人物形象更鲜明、更饱满。学生更易理解,使学生掌握多种刻划人物的方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