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铣工工艺学(机械工业版)授课教案:铣平面的加工步骤.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2
铣工工艺学(机械工业版)授课教案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铣平面的加工步骤
教 学
目 标
1. 确定铣削方法,选择刀具。2.确定工件装夹方案
3.确定铣削用量4.对刀
教材分析
重点
确定铣削方法,选择刀具。
难点
确定铣削用量
教 法
项目引导教学,图解,举列
教 具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任务布置
观看视频引入(平面铣削)
二、引入新课
三、新课教学
顺铣与逆铣
1.确定铣削方法,选择刀具
1)粗铣加工
粗铣加工时应选用粗齿铣刀;铣刀的直径按工件的切削层深度大小而定,切削层深度大,铣刀的直径也应选大些,端铣刀的直径一般应大于工件的加工面宽度的1.2~1.5倍;铣刀宽度要大于工件加工面的宽度。
2)精铣加工
精铣加工时应选用细齿铣刀;铣刀直径应取大些,因为其刀柄直径相应较大,刚性较好,铣削时平稳,能够保证加工表面的质量。
2.确定工件装夹方案
铣削中小型工件的平面时,一般采用机用虎钳装夹;铣削尺寸较大或不便于用机用虎钳装夹的工件时,可采用压板装夹。装夹应按相应要求和注意事项完成。
3.确定铣削用量
1)端铣时的背吃刀量ap和周铣时的侧吃刀量ac
在粗加工时,若加工余量不大,可一次切除;精铣时,每次的吃刀量要小一些。
2)端铣时的侧吃刀量ac和周铣时的背吃刀量ap端铣时的侧吃刀量和周铣时的背吃刀量一般与工件加工面的宽度相等。
3)每齿进给量fz
通常取每齿进给量fz=0.02~0.3 mm/z,粗铣时,每齿进给量要取大一些,精铣时,每齿进给量则应取小一些。
4)铣削速度vc
根据工件材料及铣刀切削刃材料等的不同,所采用的铣削速度也不同。
4.对刀
在铣床上,移动工作台有手动和机动两种方法。手动移动工作台一般用于切削位置的调整和工件趋近铣刀的运动,机动移动工作台用于连续进给实现铣削。在调整工件或对刀时,如果不小心将手柄摇过位置,则应将手柄倒转一些后(一般转1/2~1周),再重新摇动手柄到规定位置上,从而消除了螺母丝杠副的轴向间隙,避免尺寸出现错误。
3 平面的铣削质量分析
判定加工平面的表面质量主要有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这两个指标。平面铣削质量与铣床的精度、工件的装夹、铣刀的选用、进给速度和转速的合理选用等诸多因素有关。
1.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
(1)铣削时,切削液选用不合理。
(2)由于某些原因(如进给量大,切削深度大,工件松动等)使铣削产生振动
(3)铣刀磨损,切削刃刃口变钝。
(4)铣刀的几何参数选择不合理。
(5)铣削时产生积屑瘤或切屑粘刀。
(6)铣削时进给不连续,有停顿,从而产生“深啃”现象。
2.平面度的影响因素
1、工件因夹紧力和铣削力过大发生变形;在加工过程中引起切削热变
形;由于自身存在内应力,切除表面层后产生变形。
2、周铣时,铣刀自身的圆柱度误差大
3、端铣时,铣床主轴轴线与进给方向不垂直。
4、铣床工作台或导轨直线度误差,主轴轴承的轴向和径向有较大的间隙。
四、堂上练习
习题册,填空
五、小结:铣削平面的加工步骤
布置作业
习题册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