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导论-第三章张明华.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3.1 遥感平台;一、气象卫星系列; 日本 ;高轨气象卫星
地球同步轨道(静止气象卫星)
轨道高度:36000公里
信息采集时间周期:约20分钟
分辨率:1.25 --- 5公里
主要应用领域:
1、全球性大气环流
2、全球性天气过程
; 低轨气象卫星
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800-1600公里
周期:每天固定时间经过固定地点;
观测宽度:2800公里
美国NOAA卫星: 双星运行,上下午各获取一次信息。 扫描宽度 :2800公里 分辨率:星下点1.1公里,边缘部分4公里
;中国;二、陆地卫星系列
1 美国陆地卫星系列 Landsat;陆地卫星Landsat,1972年发射第一颗,已连续31年为人类提供陆地卫星图像,共发射了7颗,产品主要有MSS,TM,ETM,属于中高度、长寿命的卫星。
陆地卫星的运行特点:
(1)近极地、近圆形的轨道;
(2)轨道高度为700~900 km;
(3)运行周期为99~103 min/圈;
(4)轨道与太阳同步。; Landsat轨道参数; Landsat卫星的传感器; MSS的波谱段; TM数据的波谱段;ETM数据的波谱段;MSS数据获取原理图;TM传感器;2 SPOT 卫星系列
1978年,法国、比利时、瑞典等设计、研制,名为“地球观测实验系统”的卫星(SPOT)。共设计发射5颗。为中等高度圆形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
主要成像系统:HRV,HRG、HRS,VEGETATION
即高分辨率几何成像装置 、高分辨率立体成像装置、植被探测器;SPOT卫星的轨道参数; SPOT卫星;
;
;
美国空间成像公司(Space-Imaging)的IKONOS卫星是最早获得许可之一。经过5年的努力,于1999年9月24日空间成像公司率先将IKONOS-2高分辨率(全色1 m,多光谱4 m)卫星,由加州瓦登伯格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
太阳同步轨道,倾角为98.1°
高度681km(赤道上)
轨道周期为98.3 min,下降角在上午10:30
重复周期l~3 d
全色:1 m分辨率传感器
多光谱:四波段4 m分辨率传感器。
传感器为三线阵CCD推帚式成像,因此在正常模式下,它可取得正视、后视和前视推扫成像。
;IKONOS光谱段;IKONOS数据特点;IKONOS卫星的外形; IKONOS 图像;DigitalGlobe公司于2001年10月18日在美国成功发射的高分辨率商业卫星。
卫星轨道高度450 km,倾角98°,卫星重访周期1~6 d(与纬度有关)。
QuickBird图像,最高的分辨率为0.61 m,幅宽16.5 km。
可应用于制图、城市详细规划、环境管理、农业评估。; QuickBird的光谱段; QuickBird 传感器结构图;QuickBird 影像图;5 CBERS数据;太阳同步极轨道
轨道高度778 km轨道
倾角是98.5°
每天绕地球飞行14圈。
卫星穿越赤道时当地时间总是上午10:30
卫星重访地球上相同地点的周期为26天。
;三种成像传感器:
高分辨率像机(CCD)
红外多谱段扫描仪(IR-MSS)
广角成像仪(WFI)
WFI的分辨率:256m,
IR-MSS分辨率:78m和156m,
CCD分辨率:19.5m。
2号星上携带全色2.5米分辨率HR传感器
;;;CBERS卫星传感器;CBERS的CCD光谱段;CBERS的IR-MSS光谱段;CBERS的WFI光谱段;三、 海洋卫星数据;SEASAT数据;MOS数据;ERS 数据;RADARSAT数据;3.2 摄影成像与航空像片特征;一、摄影机;二、摄影像片的几何特征;三、摄影胶片的物理特征;四、航空像片特征;1、航空摄影的分类
2、航空像片的感光片性能
感光度:感光的快慢程度。
反差:最大光学密度与最小光学密度之差。
分辨率:对景物细微部分的表现能力,用线
对数(mm)表示。
;3、航空像片的特性
航片属于中心投影
航片的比例尺随航高而改变。
像点位移: 地形的起伏和投影面的倾斜会引起 航片上像点的位置的变化。
航空像片用亮度系数来表示地物的反射率。;4、航空像片的分辨率
是衡量胶片分辨地物细部能力的一种指标。
用单位距离内能分辨的线宽与间隔相等的平行细线的数目来表示。
主要取决于航摄相机的镜头分辨率和感光乳剂的分辨率。;5、航空像片的色调
黑白像片上某一部分的黑白深浅的程度称为色调,它能反映物体反射率的大小。
影响航空像片色调的因素:
地物表面亮度(取决于摄影时的照度和地物自身的亮度系数);
感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