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航空遥感.doc

发布:2017-09-07约4.8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航空遥感 航空遥感是利用航空遥感平台, 从航空摄影机、数码相机、多光谱扫描仪、合成孔径雷达等传感器获得地面实况景像。尽管近几年卫星遥感发展迅速,成为遥感的主导技术。但航空遥感的机动性强、分辨率高、成本低的优势,在遥感应用领域仍是不可替代的技术手段。根据用途的不同,航空遥感可选用不同的方式和感光材料,从而得到功能不同的航空影像。 航空影像,是由地物反射的光线进入航空摄影镜头,使感光材料产生化学反应所成形成的。因此,地物的反射特性和感光材料的性能是影响影像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航摄分类 航摄为中心投影,所谓中心投影,就是空间任意直线均通过一固定点(投影中心)投射到投影平面上而形成的透视关系。S为投影中心,P为投影平面, SA为通过投影中心的直线(投影光线),SA与P的交点a为空间点A的中心投影。投影平面P、投影中心S和空间点A三者的关系位置是任意的。 P S S S A B C A B C A B C 1.按像片倾斜角分类 像片倾斜角是指航空摄像机、扫描仪的主光轴与通过镜头中心的铅垂线之间的夹角。根据像片倾斜角可分为垂直摄影和倾斜摄影,当主光轴垂直于地面,感光胶片与地平面平行时,倾斜角等于零,为垂直摄影。但由于运载工具在飞行中的各种原因(机械性能、气流等),主光轴的倾斜角不可能绝对等于零,一般要求倾斜角不大于2°,最大不超过3°,所以把倾斜角小于3°的均称之为垂直摄影。由垂直摄影获得的影像为水平像片,像片上目标的影像与地面物体顶部的形状基本相似,像片各部分的比例尺大致相同,能够大致的判断目标物的相互关系位置和距离量测。 当倾斜角大于3°时,称之为倾斜摄影,所获得像片称之为倾斜像片。这种像片可以通过特殊的处理程序进行几何校正与水平像片结合使用。 主光轴 铅垂线 垂直摄影 倾斜摄影 2.按摄影的实施方式分类 可分为单片摄影、航线摄影和面积摄影。 单片摄影:为拍摄特定目标而进行的摄影称为单片摄影,一般只获得一张(或一对)像片。如广告摄影等。 航线摄影:沿一条特定的航线对地面上狭长区域或线状地物进行连续摄影成像,称为航线摄影。为了使相邻像片的地物能互相连接以及满足立体观察的需要,同一条航线相邻像片间的重叠,称为航向重叠,航向重叠为60%,至少不小于53%。如,铁路、公路等建设项目选线、选址。 面积摄影:沿数条航线对广大区域进行连续摄影,称为面积摄影。面积摄影要求各航线互相平行。在同一条航线上相邻像片间的航向重叠为53%-60%。相邻航线间的像片也要有一定的重叠,这种重叠称为旁向重叠,一般应为30%-15%。实施面积摄影时,通常要求航线与纬线平行,即按东西方向飞行。但在现有条件下,就是按照预计航线飞行,也难免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需要限制航线的长度,一般为60-120km。 图 3.按感光胶片分类 按感光胶片分类,可分为普通黑白摄影、黑白红外摄影、彩色摄影、彩色红外摄影和多光谱摄影。 普通黑白摄影:这种摄影采用全色片,能感受可见光波段内的各处色光。我国为测制国家基本地形图而拍摄的黑白航空片属于这一类。目前,它是用途广而又容易得到的遥感图像资料。我国最早的一代航空摄影时在抗日战争时期,遥感资料现保存在日本;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代航空摄影开始于1958年前后,遥感资料现保存在总参测绘局;第二代航空摄影开始于1975年前后,遥感资料现保存在各省测绘部门;1990年前后,为配合全国土地资源详查工作第三代航空摄影全面展开,遥感资料现保存在各省土地管理部门。 黑白红外摄影:它能感受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对水体和绿色植物反应灵敏。所摄影片具有较高的反差和空间分辨率。 彩色摄影:感光片上通常涂有三层感光乳剂层,除卤化银外,加有不同的偶合剂或称成色剂,彩色像片虽然也是感受可见光波段内的各种色光,但由于它能将物体的自然色度、明暗度以及深浅表现出来,因此与普通黑白像片相比,信息量丰富得多。 彩色红外摄影:彩色红外摄影虽然也是感受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但却使绿光感光之后变为蓝色,红光感光之后变为绿色,近红外光感光之后为红色。这种彩色红外片与彩色片相比,在色别、明暗度和饱和度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彩片上绿色植物呈绿色,彩色红外片上却呈红色。由于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长,受大气分子的散射影响小,穿透力强,因此色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