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三、溶解度的测定.ppt

发布:2017-02-26约1.37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三、溶解度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用品 四、实验步骤 五、思考题 目的要求 1. 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2. 掌握用析晶法测定易溶盐溶解度的方法。 3. 利用所测定的实验数据,绘制溶解度—温度曲线。 实验原理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量称为该溶质的溶解度。一般情况下,固体的溶解度是用100克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克数表示。固体物质在水中或多或少的溶解,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在室温下某物质在100克水中能溶解10克以上的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克之间的叫做可溶物质;溶解度不到0.01克叫做难溶物质。本实验测定的物质是易溶性盐,影响盐类在水中溶解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盐类物质的溶解度一般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个别盐则反之。 测定易溶盐溶解度的方法有析晶法和溶质质量法。溶质质量法控制恒温比较困难,而且溶液转移时易损失致使测定不准,因此,现在采用析晶法(其溶液为无色或浅色时较好)为多。测定微溶或难溶盐溶解度的方法可用离子交换法、电导法、分光光度法及荧光光度法等。请参考有关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实验。 在一定量的水中,溶入一定量盐使成不饱和溶液。当使溶液缓缓降温并开始析出晶体(溶液成为饱和状态)的同时测出溶液的温度,即可计算出在该温度下的100克水中,溶解达饱和所需要盐的最大质量(克),即是这种盐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实验用品 温度计,大试管,台秤(0.1g精度), 水浴,小量筒;化学纯硝酸钾,蒸馏水。 实验步骤 1. 在台秤上称量硝酸钾3.5g、1.5g、1.5g、2.0g、2.5g 五份。 2. 用大试管,先加入10cm3蒸馏水,再加入3.5g硝酸钾,在水浴中加热,边加热边搅拌至完全溶解。 3. 自水浴中拿出试管,插入一支干净的温度计,一边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并摩擦管壁,同时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当开始有晶体析出时,立即读数并作记录。 4. 把试管再放入水浴中加热使晶体全部溶解,然后重复上述3的操作,再测定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对比两次读数,再重复测一次。 5. 向试管中再加1.5g 硝酸钾(试管共有硝酸钾为3.5+1.5=5.0g),然后重复上述3、4的操作。 6. 同样重复5的操作,依次测得加入1.5g、2.0g、2.5g(即试管中一共有硝酸钾依次为6.5g、8.5g、11.0g)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该温度计不要洗涤, 因为析晶需要晶种。 7. 根据所得数据,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绘制出溶解度曲线图。从图上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溶解度和温度的密切关系。 思考题 1. 当测定带结晶水的物质的溶解度时,溶解过程生成水或消耗水时又如何计算? 2. 在用析晶法测定易溶盐的溶解度时,为什么说一定要把握好刚刚析出晶体的时刻?又为什么说当析出的晶体含有结晶水时更是如此? * * 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 溶 解 度 平均 t2 t1 开始析出晶体温度(℃) 11.0 8.5 6.5 5.0 3.5 试 管 中 硝 酸 钾 的 总 量(s) 2.5 2.0 1.5 1.5 3.5 试管中硝酸钾的依次加入量(s)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