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专题培优练习题精编精练(含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
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D.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1 g CH4和2 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 CO2和2 g H2O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气体可能只含有CO、H2B.该气体可能只含有CH4、CO
C.该气体一定只含有CH4D.该气体一定只含有CH4、H2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5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C.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4
D.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数比为11∶1
6将16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 与B发生化学反应,16 g A完全反应后生成12 g C和8 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31 D.41
7从化学反应2H2O?2H2↑+O2↑中,可得到下列信息,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反应条件是通电
B.每2份质量的水完全反应可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2∶1
D.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
8硝酸银受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2AgNO3?2Ag+2X↑+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是( )
A.N2O B.NO2 C.N2O5 D.NO
火箭推进器中盛有N2H4和H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H2O2?R+4H2O,其中R的化学式为( )
A.N2 B.N2O4 C.NH3 D.NO2
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CaO2),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若要产生3.2 g氧气,应向水中投入过氧化钙的质量为( )
A.14.4 g B.7.2 g C.2 g D.18.2 g
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 )
A.169 B.239 C.329 D.469
12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热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B.100 g干冰完全升华得100 g二氧化碳气体
C.10 g NaCl溶解在90 g水中,得到100 g NaCl溶液
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有5 g的A与11 g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 g的C和一定质量的D,则D的质量为( )
A.5 g B.16 g C.9 g D.23 g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Q物质由碳、氢元素组成
B.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C.x的值是44
D.生成的水的质量为36 g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 g
C.反应中P、N的质量比为45
D.物质Q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如图所示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体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生成物中有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2
17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