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文艺理论基础.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环境是人物生活的场所,行动的条件,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存在依据,人物的行动,包括心理行动,也是具体的生活环境的产物。如《北方故事》 环境的描写包括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后者包括特定的历史时代的民风习俗、地域文化、人际关系等。如沈从文的《边城》、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对于现实主义小说来说,还讲究塑造典型环境。典型环境,包括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总貌和发展趋势的大环境,也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的小环境。巴金的《家》。 现代文艺对小说通用的分类法是根据小说的篇幅长短、容量大小、情节繁简分为三种类型: 小说 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 中篇小说 长篇小说是一种篇幅长(10万字以上)、容量大、内容丰富的小说。作品中有着众多的人物形象、一系列复杂事件,丰富曲折的情节和广阔的社会环境,通常反映一定的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变化的生活面貌。 短篇小说是一种篇幅短(两万字以下)、容量小、情节内容集中的小说。往往描写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或一个片段、一个场景集中刻画一二个人物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深刻底蕴。“微型小说”、“小小说”、“袖珍小说”和“一分钟小说” 中篇小说介于长篇与短篇小说之间(2万~10万字),篇幅容量次于长篇小说,但也描写众多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反映生活范围与事件跨度超过短篇。 散文是我国古代运用最广的一种文体包括的种类最为丰繁 我国古代的散文一是与骈文相对,一是与韵文相对,这以外的体裁成为散文 现代散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散文是指一切用散行文字写成的文章,包括文学类和非文学类,如科学论文、应用文等。 狭义的散文专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我们要讲述的。 (一)形式活泼多样、题材丰富广阔 (二)真切反映人生,比较重视真实性 (三)结构自由灵活,“形散神不散” 散文是最无拘无束的文学样式,它的形式灵活多样,短小精炼,没有一定之规。 散文艺术的触角异常灵活,在描写生活、选择题材上也就比其他文学体裁更为广阔宽泛。如蒙田的《随笔集》 散文除了给人以艺术美感外,还必须能给人以某种信息的传递,哲理的启示,真情的感染,在各种文学体裁中,散文最重视真实性,最切近人生。 书写真实的生活境遇与真情实感是散文必备的要点,也是散文区别于小说等其他文学样式的特征之一。如鲁迅的《随感录》、巴金的《随想录》、伏尼契的《绞刑下的报告》 但是有些散文也允许有一定程度的虚构和想象,但不能有损整体。 散文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是“形散神不散”,所谓“形散”指散文结构的灵活多样,变化多端,没有固定统一的格式。 散文创作还要做到“神不散”,这个“神”主要是统帅全文的主题思想或贯穿全文的心绪、意念、情感的线索。 一篇散文能够达到“形散神凝”的境界,是因为有着一种深沉隽永的神韵笼罩全篇或渗透于字里行间。 总之,散文中的“形”与“神”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散文若缺少了形式、笔法之“散”就会呆板僵滞,单一枯槁;若没有了“聚焦”之“神”,则会枝蔓横生,杂乱无章。 分为三类 (一)记叙性散文 也称“记叙文”、“叙事文”,是指以描写人物、叙述事件为主,兼有抒情或议论成分的散文。包括:记人、叙事类散文接触较多。 1、报告文学 2、传记 3、游记 报告文学是指以文学创作的方法来报道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纪实性散文体裁。要求即时性、真实性和文学性。 传记是指运用文学手法描述真实人物的生平事迹与成长历史的叙事性散文。对真实性要求极高,如司马迁的《史记》 游记是指记述参观、游览、旅行等见闻的记叙性散文。它以记录游历过程为主,兼及状物、绘景、抒怀等。 文学是艺术中的一种,属于语言艺术。它的传达媒介和审美特征不同于其他艺术,由于它是其他艺术的核心和基础,所以要专门论述。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是以语言为媒介和工具来传情表意、反映生活的一种艺术。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塑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观和思维过程......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因此,语言艺术具有同其他艺术不大相同的审美特征。 (一)艺术形象的间接性 语言艺术形象和其他艺术不同在于它的间接性。是以一种抽象的文字符号的形式出现,必须通过读者的解读和想象,使文字符号转化为生活表象,才能在人的心灵的屏幕上呈现出具体的形象。 间接性的利弊 (1)弊:缺乏形象的直接感染力。 (2)利:?较为方便灵活,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挑选和反复阅读,慢慢品味,细细玩索,逐渐消化 ?最突出优点是带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因而为读者增添再创造、想象的乐趣。 阅读文学作品必须经过对文字的理解、消化,在通过想象和联想,才能对形象有所领悟,从而受到感染。这种感染的强弱、大小,取决于接受者的主体条件,主题条件越高,文学接受能力越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