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课件1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ppt

发布:2016-12-23约1.5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第一单元 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 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 【课标要求】 知道化学是在防止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必修1) 2.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必修1) 3.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必修1) 4.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必修2) 5. 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必修2) 6. 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重要性。 (必修2) 一. 物质的组成 物质组成 宏观组成:元素 微观组成:粒子 游离态 化合态 离子 原子 分子 化合物 单质 1. 化学是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原子或离子 2. 元素是 。元素的游离态是指 ,化合态是指 。 质子数相同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时的状态 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时的状态 二. 物质的分类 1. 纯净物的分类 纯净物 有机物 无机物 非金属 金属 化合物 单质 稀有气体 无氧酸 含氧酸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碱 盐 酸 氧化物 强碱 弱碱 【练习】下面的物质,你认为是纯净物的,请画上横线;你认为是混合物的请画上波纹线: 明矾、石油、汽油、水玻璃、水泥、干冰、漂白粉、冰醋酸、 纯碱、烧碱、小苏打、浓盐酸、氯水、液氯、矿泉水。 2.混合物的分类——常见分散系的分类和特征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液体时,按分散质的直径大小,可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由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它们的性质也不同。 乳浊液 悬浊液 浊 液 胶体 溶液 实例 特征 分散系粒子直径 分散系 大于10-7m (大于100nm) (不能透过半透膜) 小于10-9m (小于1nm) (能透过半透膜) 10-9~10-7m (1~100nm) (不能透过半透膜) 不透明、不均一、不稳定(静置一会儿就分层或变浊),无丁达尔效应(但静置分层后上层的清夜常可看见丁达尔效应 澄清、透明、均一、稳定,无丁达尔效应 外观与溶液相同,较稳定(短时间内不分层);有丁达尔效应 牛奶、油水 Fe(OH)3胶体、 淀粉溶液 Fe(OH)3浊液、黄泥水 CuSO4溶液、食盐水 三. 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举例:如:冰熔化、水蒸发、汽油挥发、碘的升华 · · · · · ·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反应的分类: ——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举例:如:晶体的风化,铝的钝化,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 石油的裂化和裂解,油脂的硬化,水的电解 · · · · · · (1)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