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F数控高频开关恒电位仪及故障诊断120617题稿.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年3月28日星期二
IHF数控高频开关恒电位仪及故障分析
青岛雅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2页
目录
一、简介
二、原理与结构
三、恒电位仪故障分析与维修
四、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系统故障分析
五、安全注意事项
第3页
一、简介
阴极保护分为两种类型:牺牲阳极保护和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恒电位仪是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心脏。
恒电位仪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的模拟控制的可控硅到磁饱和恒电位仪,如今发展到数控高频开关恒电位仪。
IHF系列数控高频开关恒电位仪是最新式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电源装置。它以IGBT为核心器件,采用先进的数字控制技术和高频开关电源技术完成功率转换。与传统阴极保护电源(磁饱和或可控硅恒电位仪)相比,IHF型数控高频开关恒电位仪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约为相控电源的1/5)、功率因数高、纹波系数低、控制精确、便于联网等一系列无可比拟的优势,是可控硅或磁饱和等传统恒电位仪的升级换代产品。
第4页
数控高频开关恒电位仪
可控硅、磁饱和恒电位仪
控制方式
数字控制
模拟控制
数据存储
自动记录本机运行数据
无
无线数据 远程通讯
有
无
多机联网
支持几乎无限多台恒电位仪联网使用
少量/无
可维护性
模块化结构,维护简便
必须现场维护
特征器件
DSP、CPLD、AVR、IGBT、MOSFET,快恢复二极管,高频磁性材料
普通二极管,可控硅, 工频变压器
效 率
90%
70%
体积\重量
小 。约为可控硅恒电位仪的1/5,可单人搬运
大。 需起重机械搬运
结构形式
台式、卧式、壁挂式
柜式
控制精度
误差≤1%
误差1%~3%
纹波系数
1%以内(全范围)
10%(50%额定输出)
功率因数
0.9
0.7
电网适应能力
输出性能受电网波动 影响小
电网变化超出10%,输出稳定度降低,纹波增大
一、简介
数控高频开关恒电位仪性能对比表
第5页
二、原理与结构
1.恒电位仪原理简述
第6页
二、原理与结构
恒电位仪需预设预置电位,设备工作后会自动调节恒电位仪输出电压及电流,使参比电位值与预置电位值相同。
恒电位仪需预设预置电流,设备工作后,恒电位仪输出电流达到预置电流值后,稳定输出。
恒电位仪需预设预置电压,设备输出电压达到预置电压后稳定输出,该模式使用较少。
工作模式
恒电位
恒电流
恒电压
第7页
二、原理与结构
恒电位仪报警内容
电流超限报警(C):输出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105%时,仪器显示电流超限报警 。
电位超限报警(R):控制电位超过预置电位±50mV时,仪器显示电位超限报警 。
电压超限报警(V):输出电压超过额定电压的105%时,仪器显示电压超限报警 。
温度过高报警(T):如果机内温度过高,系统将由于温度保护而自动停机,同时报警 。
多种报警有可能同时存在
第8页
二、原理与结构
2.恒电位仪结构
第9页
二、原理与结构
2.恒电位仪结构
第10页
二、原理与结构
2.恒电位仪结构
第11页
二、原理与结构
2.恒电位仪结构
第12页
二、原理与结构
2.恒电位仪结构
第13页
二、原理与结构
2.恒电位仪结构
第14页
二、原理与结构
2.恒电位仪结构
第15页
二、原理与结构
2.恒电位仪结构
第16页
二、原理与结构
2.恒电位仪结构
操作面板
反馈板
CPU板
电源板
第17页
二、原理与结构
2.恒电位仪结构
IGBT
输入滤波
电容板
驱动板
输出滤波
电容板
第18页
恒电位仪主界面示意图
参比电位——管地电位
预置电位——给定电位
输出电压——恒电位仪输出电压
输出电流——恒电位仪输出电流
二、原理与结构
第19页
二、原理与结构
3.恒电位仪电缆连接说明
恒电位仪输出负极(阴极电缆)
恒电位仪输出正极(阳极电缆)
零位接阴(接管道)
参比电极(接汇流点参比电极)
接地线
供电电源电缆
通讯线缆
第20页
二、原理与结构
1)控制柜操作面板;
2)1号恒电位仪;
3)2号恒电位仪;
4)交流配电盘;
5)双机自动切换控制 器;
6)综合接线盘;
7)输出母排 恒电位仪输出;
8)控制台接地螺栓。
4.恒电位仪控制柜说明
第21页
二、原理与结构
4.恒电位仪控制柜说明
1,XS─交流输入.
2,CZ1─双机自动切换控制器电源插座
3,J2─2#恒电位仪接触器。
4,K1─手动切换继电器。
5,J1─1#恒电位仪接触器。
6,SA─手动切换开关。
交流配电盘示意图
第22页
三、恒电位仪故障分析与维修
恒电位仪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
1.恒电位仪显示数据前后不一致。
2.控制柜电位接线端子处测量数据与恒电位仪电位接线端子处测量数据不一致。
3.恒电位仪电源指示灯亮但屏幕不显示,并有时伴有报警声。
4.恒电位仪恒电流可以正常运行,但电位数据显示不正确,且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