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说】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9课时国共的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课件人民版要素.ppt
2016-12-27 约字 96页 立即下载
-
【金版新学案】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 国共的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配套课件 人民版.ppt
(2013·重庆卷)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 ) A.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第三步 析选项 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是因素,但不是首要因素 ,A不正确。 共产党的努力工作是统一战线旗帜始终没有倒下的重要因素,但不是首要因素 ,B不正确。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也不是首要因素 ,C错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始终没有倒下的首要因素 ,D正确。 D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 新民主主
2017-04-04 约9.19千字 43页 立即下载
-
【高考复习方案】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53张).ppt
主题二 战略反攻 史料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返回目录 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考点分层突破 【解读】 理解史料的关键是结合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战略方针的变化。史料表明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年,在粉碎国民党________和重点进攻的前提下,中共展开了战略反攻,其任务是把作战从内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引向外线(国民党统治区),说明中国共产党及
2017-03-19 约6.98千字 53页 立即下载
-
201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比较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 近代中日关系 比较西安谈判和重庆谈判 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发动对东北地区的侵略 B 1935年,日本加紧侵略华北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D 1937年,“七七事变” 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E 1938年,台儿庄战役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E 比较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 名称 甲午中日战争 全面侵
2018-05-14 约2.13千字 17页 立即下载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导学+核心要点突破+高考命题视角)第9课时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精细化讲义.doc
第9课时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考纲要求】 1.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2.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标提示】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1937~1945年),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
(1)局部侵华
(2)全面侵华
(3)侵华罪行
2.全民族的抗战
(1)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敌后战场
史实
作用:敌后抗日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3)
2017-04-07 约7.56千字 12页 立即下载
-
广西专用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PAGE
PAGE3
考点规范练13抗日斗争和解放斗争
1.1937年8月,国民党邀请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到南京参与国防会议,并同时开展两党进一步的谈判,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的谈判进展比较顺当。这次谈判()
A.消退了国共双方的分歧
B.推动了正面战场取得重大成功
C.保障了抗日斗争的成功
D.有利于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1937年8月……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的谈判进展比较顺当”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此时处于国共其次次合作之前,红军改编等问题有利于推动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故D项正确。
2.从1937年8月到1940年底,国民政府组织东部工业大规模内迁,内迁的厂矿企业共44
2025-03-18 约2.61千字 3页 立即下载
-
2014版高考历史一轮考点复习【人教版,Word版题库】:第三单元 考点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含解析).doc
考点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编者选题表
考点 题号 抗日战争 1、2、3、4、5、6 解放战争 7、8、9、10、11、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
1.(2012唐山三模)1935年清明节前夕,国民政府规定每年清明日为“民族扫墓节”,由中央政府派要员前往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祭扫。这一做法旨在( )
A.东北沦陷,誓师抗日
B.表彰先贤先圣功绩,鞭策民族自信心
C.向中国共产党表达合作抗日的意愿
D.消弭国民党内派系纷争
解析: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时间信息——1935年,此时,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旨在鞭策民族自信心,B项正确。但是
2017-10-11 约5.05千字 10页 立即下载
-
2015高考历史一轮:第九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人教版).ppt
第9讲;侵华日军的罪行和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随后占领中国的大片领土。
2.日军罪行:制造____________、潘家峪惨案,发动细菌;3.三个阶段:
(1)防御阶段(1937 年 7 月—1938 年 10 月)。
(2)相持阶段(1938 年 10 月—1943 年 12 月)。
(3)反攻阶段(1944 年 1 月—1945 年 8 月)。
4.三个战场:
(1)正面战场:先后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 5.抗战的胜利:
(1)胜利:______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
2017-04-20 约2.07千字 30页 立即下载
-
2017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4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课件(52张)详解.ppt
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 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路线 敌后根据地 国民党统治区 战场范围 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阶级利益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 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领导阶级 区别 中共敌后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两个战场相互依存、互相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应该将其割裂或对立起来 联系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战场 战略地位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 作战方式 区别 中共敌后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
2016-11-02 约小于1千字 52页 立即下载
-
2017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1篇系统复习第2板块中国近代史主题09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ppt
主题09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考点一:难忘九一八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2.西安事变;考点二:“宁作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以士兵失踪为借口,炮轰宛平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沦陷。
2.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国民政府把重庆作为战时陪都。日本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杀害中国军民三十万人以上。;考点三:血肉筑长城
1.中国军队的抗战;2.抗日战争的胜利
;考点四:内
2017-04-19 约3千字 34页 立即下载
-
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纲解读课件第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ppt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主动‘关照’日本鬼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0年8月,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对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故选C。 4.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胸膛。”这里的“尖刀”是指 ( ) A.刘邓大军 B.八路军 C.新四军 D.华北
2016-11-12 约字 46页 立即下载
-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整合教案.doc
PAGE
2-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和人民解放斗争
课题
备考攻略
抗日斗争
把握抗日斗争一条“战线”、两个“阶段”和两个“战场”、理解三个“意义”
(1)一条“战线”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两个“阶段”: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前,是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时期,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抗日斗争的宏大成功是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时期
(3)两个“战场”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4)三个“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取得第一次完全成功的民族解放斗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人民解放斗争
复习时把握
2025-03-29 约小于1千字 2页 立即下载
-
2016年广东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复习教学课件.ppt
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共歼敌人数 历史意义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1948年9月—11月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的真实目的是( ) ① 为了立即发动内战 ② 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③ 为了欺骗群众 ④ 为了和共产党实现真正的和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2、抗日战争胜利后,从当时的国际形势来看,你认为积极支
2018-05-16 约5.02千字 41页 立即下载
-
2017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篇系统复习第二板块中国近代史主题09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ppt
主题09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考点一:难忘九一八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2.西安事变;考点二:“宁作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以士兵失踪为借口,炮轰宛平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沦陷。
2.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国民政府把重庆作为战时陪都。日本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杀害中国军民三十万人以上。;考点三:血肉筑长城
1.中国军队的抗战;2.抗日战争的胜利
;考点四:内
2017-04-29 约3千字 34页 立即下载
-
第4课时 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ppt
[高考题组训练]国共关系的演变等
第4课时 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读表释义]国共关系发展的演变
[知古通今]历史不容许翻案日侵华罪行铁证如山
中华民族反侵略抗争的不朽丰碑——[抗日战争]
[解题答题示范]考查抗日战争相关史实
“将革命进行到底”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方针、策略]
(1课时)
国共两党的“恩怨情仇”
——[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演变]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
开端
发展
胜利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国民革命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
【宏观把握】
中华民族反
2016-08-10 约6.05千字 23页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