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 好习惯
不 懂 就 问
教学目标:
1、认识 17 个字,会写 9 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相关资料:
孙中山( 1866—1925):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名文,字逸仙,广东香
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早年在香港学医时,开始革命活动。 1894 年在檀香
山建立兴中会。次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到欧、美各地宣传革命。 1905 年在日本
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即三民
主义学说。以《民报》为阵地,与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进行激烈论战,
并多次领导反清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后,于 1912 年 1 月 1 日在南京任临时大总
统。不久,政权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后虽发动了讨袁、护法等运动以反对军
阀统治,但都遭失败。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 1924
在广州召开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中国国民党,
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
主义作了新的解释。 1925 年 3 月 12 日在北京逝世。
私塾:我国旧时一种私人举办的初级学校。 规模一般很小, 多用 《三字经》《百
家姓》 《千字文》及“四书”、“五经”等为课本,对学生进行个别教学,无一定
的学习年限。
戒尺:旧时私塾的老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板尺。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谁知道孙中山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吗?谁来介绍?
2、师:介绍孙中山
板书课题:不懂就问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己试读课文,自学课后字条里的字,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
2、小组内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小组内成员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看哪
个小组合作得最好。 )
3、读词语比赛。 (看谁能读正确,声音响亮。)
(1)小组比赛。
(2 )男女生比赛。
(3 )小老师领读。
4、认读生字。 (看谁交得生字朋友最多。)
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读,个别字进行组词,形近字比较。
5、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认识了十几个生字。老师相信大家再来读
课文一定会读得更流利。
三、熟读感悟。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把不明白的问题用喜欢的符号标下来。
4、全班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
问题 1:孙中山为什么要壮着胆子问?同学们为什么吓呆了?
(1)结合看图,小组讨论。
(2 )班内汇报。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 至 5 自然段,体会当时的紧张的气氛。
(1)试读。 (2)指名读。 (3 )学生评价朗读。
四、拓展延伸
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样做的?
(1)小组讨论。 (2 )全班交流。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字,小组讨论哪些字难记,怎么记。
2、全班交流。
3、指导书写。 (可以利用给基本字加偏旁、换偏旁、形近字比较等方法)
4、学生练习书写。
5、全班展示、评议。
六、总结,布置作业。
1、谈收获。
2、把《不懂就问》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拓展习题:
一、填一填,选一个词语造句。
一 声 不 响 一()不() 一()不()
——————————————————
二、照样子说一说。
认真地背诵 ——地说
——地背诵 ——地听
——地读书 ——地——
三、比一比,组成词语。
思( ) 鸭( ) 刚( ) 利( )
备( ) 鸦( ) 钢( ) 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