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理和谐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探索.doc

发布:2018-09-05约3.3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理和谐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探索   【摘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思想信念,而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状况,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效果产生重大影响。我们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充满着“以和为贵”思想,这为人的心理和谐奠定了文化基石,如果能把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平台,创新性的开展心理和谐教育,可能会为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建设铺就新的通道。   【关键词】儒家;心理和谐;思想政治教育         一、儒家心理和谐思想溯源   儒家文化充满着“和”的思想,《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认为“和”为天地普遍的规律,达到中和的境地,天地便会各得其所,万物就会在其中化育繁盛。这是儒家对天道之和的阐述。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8226;学而》)认为礼仪制度的作用,以“和”为最可贵,“和”是处理人际关系及一切事物的准则指导,也是人的自身行为导向与价值追求,这里人和思想突出而鲜明。孔子提倡人和要把握“和而不同”的原则,并认为这是君子之所以区分小人之所在。在儒家“和”的思想原则引导下,《礼记#8226;礼运》对要达到的人和准则有过明确的论述,认为要“父慈子孝,兄良弟梯,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儒家亚圣孟子对“人和”思想有着独到的阐述,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8226;公孙丑下》)孟子认为战争中“人和”比天时地利都要重要,并认为“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对“人和”推崇备至。胡锦涛同志2006年4月21日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中指出:“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习近平同志指出:“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   二、心理和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才能更好地揭示大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心理和谐教育和心理咨询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作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思想信念。心理和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学生健康成才的问题,培养学生和谐的心理机制和良好的情绪、意志,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的价值认同感、成就认同感。有了意志品质的和谐,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儒家文化作为文化环境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儒家的人生理想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塑造,可以为我们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深刻的启迪。注重自我完善,反对人为物累,提倡以苦为乐,将艰苦努力过程审美化,主张义利统一、情感欲望与理性精神统一等可以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儒家和谐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探索的路径选择   (一)专门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通识课的教学,并让辅导员参与其中   在了解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文化力量的感召,自觉形成一种内在的文化选择的尺度,树立内心的人文道德信念,并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和情操,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复兴、自身的成才创造条件。连续三年来,笔者担任本科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但是限于课时太少,能给同学们传达的知识量还太少,两周一次课,讲完可能同学都忘记了,没来得及消化和吸收,所以很多的同学仍然感到苦闷、犹豫和茫然无助,心理和谐度欠佳。作为高校的学生管理来讲,可能和同学们接触最多的还是工作在一线的辅导员队伍,除了必要的党课和入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行为还是由辅导员来执行的,所以如果辅导员自身能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体会心理和谐的妙用,可能会给同学们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积极开展大学精神培育,并找到其源动力   从本质上讲,培育大学精神就是提炼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要以切合实际、特色鲜明、促进内涵发展为出发点。因此,大学精神在大学的生存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的灵魂,发挥着激励意志、规范行为、凝聚人心的功能。孔子所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