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fj坚持科学发展观.pptx

发布:2020-02-21约4.21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三种重要工业品的消费与世界产量的比较;1、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GDP增长;1、怎样认识GDP? ;国家对今年GDP的增长预期是多少?;你赞同“仅有GDP是不行的,没有GDP是万万不行的”说法吗?为什么?;2、怎样认识发展?;发展与发展观是什么关系?;3、怎样认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1、经济GDP——注重经济的增长、 绿色GDP——社会可持续发展、 人文GDP——人的自身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我国的部分省份进行试点,将环保方面的指标纳人干部考核体系,环保业绩将直接影响到地方官员的政绩。 2、针对社会发展中“一条腿长(经济),一条腿短(社会)”的不和谐状况,浙江省湖州市在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中逐步淡化GDP的因素,2003年该项指标只占整个考核体系的4%,增加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增强社会保障等指标来考核干部政绩。 ;正确政绩观:不仅注重经济效益,还重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政府业绩评价方法。; 要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把加快发展的立足点放到真抓实干上。 ;5、怎样认识求真务实?;二、理论分析 [经济学角度] ;3、坚持发挥政策杠杆的作用,加强对重要资源供求的宏观调控。通过项目审批、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信贷供应等政策杠杆,鼓励低消耗、轻污染、科技含量高而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的发展,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行业。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资源消耗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已让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经济的高速增长与资源要素越来越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的现实,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联系的观点。;6、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符合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是一种对政府业绩评价方法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将改变过去只重经济指标,而忽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政府业绩评价方法,对政府官员的考核将更为科学和全面。;8、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 ;[政治学角度]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4、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和发展。体现党的政治领导。;2004年3月8日,胡锦涛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在全部执政活动中,都要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上述要求主要说明了 A.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是统一的 B.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满足群众的一切要求 C.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与坚持以人为本是一致的 D.只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2.之所以要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A.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B.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改造主观世界比改造客观世界更重要 D.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3、当前我国的经济工作必须坚持“五个统筹”,这五个统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