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课用-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件.pptx

发布:2019-07-31约2.5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回  顾; 2. 探究实验一般步骤:;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 跨膜运输的!; 因为水稻从培养液中吸收很 少甚至几乎为零,但水稻却从培 养液中大量吸收水分用于生命 活动。;4、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有选择么?如果有,这种选择有普遍性么?;;;金太阳好教育云平台 ; 教学目标 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2.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3.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2、从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实例可以看出,生物膜对物质进出细胞是有选择性的。为什么生物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呢?这与生物膜的结构有什么关系?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后得出结论,还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2.哪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呢;1.对生物膜成分的探索——蛋白质;;;2.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磷脂双分子层;3.对生物膜架构的探索 ——脂质和蛋白质的排布方式(一);罗伯特森的三明治模型:;3.对生物膜架构的探索 ——脂质和蛋白质的排布方式(二);诱导 融合;(1)依据此实验,你是否赞同罗伯特森的“静态统一结构”的观点?为什么?; 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分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均匀相间分布. (1)该探究实验的设计严密吗?请分析,如你认为不严密,应如何补充? (2)本实验可以通过在相同时间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来判断温度对膜流动性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哪种方式来比较说明这种影响? ;(3)实验预测及相应结论(在你纠正的基础上进行) ①实验预测: 相应结论: ②实验预测: 相应结论: ③实验预测: 相应结论: (4)在以上各种预测中最可能的结论是什么?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4.新技术带来新模型(二);;4、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被与细胞识别、胞间信息交流等有密切联系,此外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5.细胞膜的流动性与细胞功能的关系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解:;三、生物膜的基本特点;细胞膜的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的区分方法;3.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流动性是细胞膜结构方面的特性,选择透过性体现了细胞功能方面的特性,主动运输能充分说明选择透过性。? (2)联系: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相反,如果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细胞可能已经死亡了。 ;易错点拨:;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细胞膜的成分 欧文顿的实验:细胞膜含有脂质 其他科学家的实验:细胞膜含有蛋白质 2.细胞膜的结构 荷兰科学家的实验:细胞膜中的脂质(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双分子层; 罗伯特森的实验:生物膜为三层统一的静态结构; 荧光标记实验: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镶在、嵌入、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上; 三.生物膜的基本特点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1.下列哪项叙述不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 A.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B.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C.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具有流动性 D.有些蛋白质分子可在膜的内外之间移动 2.人体某些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穿出小血管壁,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这个过程的完成依靠细胞膜的( )。 A.选择透过性 B.保护作用 C.流动性 D.自由扩散 3.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面积增大而厚度变小,其决定因素是细胞膜的( )。 A.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B.选择透过性 C.专一性 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 ;4、下列物质中最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是;5.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最初通过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