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案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件.ppt

发布:2018-05-01约1.06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1: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放入能溶解脂质的有机溶剂中。 (已知脂质易溶于该有机溶剂) 实验现象:细胞膜被溶解 得出结论:…… *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C60的结构模型 构造模型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时间:19世纪末(1895年) 实验:欧文顿(E.Overton)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提出假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 ●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溶于脂质的物质 细胞膜 演绎推理是构造科学理论的理想方法 实验2:科学家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然后用蛋白酶处理。 (已知蛋白酶能专一性的催化蛋白质的分解) 实验现象:细胞膜被破坏 得出结论:…… 用演绎推理分析 应用化学手段分析表明: 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组成膜的脂质中磷脂含量最多 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有机结合构成膜的呢? 时间:1925年 实验: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一种有机溶剂,可以溶解脂质)从人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得出结论: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亲水头部 疏水尾部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水 空气 以红细胞为例,结合磷脂分子的理化性质,试演绎推断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排列方式? 细胞膜内外两侧均含有大量的水 静态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式图 这种模型特点: ①蛋白质分子都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两侧 ②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是 静止不动的 静态“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是否能体现膜的功能?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具有流动性。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这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②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①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起到怎样的作用? 思考与讨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