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七《氧气及氧气的性质》讲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讲:考纲要求:
掌握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
中考重难点突破1.氧气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标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的氧气。(2)三态变化:氧气(无色气体)液氮(淡蓝色液体)固态氮(淡蓝色雪花状)(3)工业产生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2.氧气的化学性质:(1)化学性质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2)助燃性,氧化性①与金属的反应:2Mg+O22MgO3Fe+2O2Fe3O4②与非金属的反应:C+O2CO2(O2充分)2C+O22CO(O2不充分)③与化合物的反应:2CO+O22CO2CH4+2O2CO2+2H2OC2H5OH+3O22CO2+3H2O
(1)误认为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氧气可以帮助可燃物燃烧,具有助燃性,它本身不能燃烧,不能做可燃物。(2)误认为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不是与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化学反应。(3)误认为燃烧都需要氧气燃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但有一些燃烧不需要氧气,如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4)误认为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其中包括物质与氧气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也包括物质与其他含氧物质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是氧化反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也是氧化反应。(5)误认为氧气与液氧性质不行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气与液氧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因为它们二者的分子构成相同,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6)误认为含氧的物质都能制取氧气。制取氧气需要含氧的物质,但不是所有的含氧物质都能用来制取氧气。
考点突破
1.(2016?衡阳)下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N2 B.O2 C.CO2 D.CO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气.
【解答】解:A、N2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错误;
B、O2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正确;
C、CO2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错误;
D、CO具有可燃性,能燃烧,但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错误.
故选B.
2.(2016?苏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用途、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和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故A正确;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故B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C错误;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但是不能判断溶解程性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A.
3.(2016?怀化)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
D.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分析】A、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分析;
B、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
C、根据氧气有助燃性分析;
D、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含有氧气,不能判断氧气的溶解性,据此分析.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固体,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故A正确;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B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故C正确;
D、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但不能判断氧气的溶解性,故D错误.
故选D.
4.(2016?南昌)下列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
【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B、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正确;
C、水蒸气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D、稀有气体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故答案为:B.考点过关
1.(2016?黄石)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