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院新祥旭讲义第二讲 ——财务管理的概念与目标.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讲 财务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财务管理的概念: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企业财务活动: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
财务关系:7种。
这个概念虽然简单,但是,却给了我们非常重要的答题线索。
例2009年考题,你如何理解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报酬关系?
回答此题,可以按照财务管理的四项基本活动展开,谈筹资中,如何理解风险报酬率;投资
中,……;营运资金管理中,……利润分配中,……
如果盲目作答,容易陷入混乱。
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讨论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又称企业理财目标),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评价企
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目前,我国企业理财的目标有多种,其中以产值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目标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经营目标在财务上的集中和概括,是企业一切理财活动的出发
点和归宿。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成功的前提,只有有了明确合理的财务管
理目标,财务管理工作才有明确的方向。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经济体制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确定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
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
(1)导向作用。财务管理是一项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协调企业同各方面财务关系的管理活动。
(2)激励作用。目标是激励企业全体成员的力量源泉,每个职工只有明确了企业的目标才能
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在能力,尽力而为,为企业创造最大财富。
(3)凝聚作用。企业是一个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只有增强全体成员的凝聚力,企业才能发
挥作用。
(4)考核作用。目标是企业绩效和各级部门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
财务管理目标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两者必须是一致的。企业财务管理
目标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层次性;多元性;相对稳定性;可操作性。
企业的投资目标的类型
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对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企业利润
也历经了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利润最大化曾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在西
方微观经济学的分析中就有假定: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企业新创
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利润最大化的发展初期是在19世纪初,那时企业的特征是私人筹集,私人财产和独资
形式,通过利润的最大化可以满足投资主体的要求。然而现代企业的主要特征是经营权和所
有权分离,企业由业主 (或股东)投资,而由职业经理人来控制其经营管理。此外,还有债
权人、消费者、员工以及政府和社会等,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股东财富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主要是由股东出资形成的,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他们
是企业的所有者,理所当然地,企业的发展应该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在股份制经济条件下,
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当
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则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所以股东财富又可以表现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有着积极的方面。这是因为:一是利用股票市
价来计量,具有可计量性,利于期末对管理者的业绩考核; 二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
险因素;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股票价格在某种程
度上反映了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同时,也应该看到,追求财富最大化也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只有在上市
公司才可以有比较清晰的价值反映,对非上市公司很难适用; 二是它要求金融市场是有效
的。由于股票的分散和信息的不对称,经理人员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可能以损失股
东的利益为代价作出逆向选择。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也受到了理论界的质疑。
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利用资金的时
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保证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应
满足各方利益关系,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深
刻的内涵,其宗旨是把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着重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最大限度地兼顾企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企业价值,在于它能带给所有者未来报酬,包括获
得股利和出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