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对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货币政策对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
1 引言
1.1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事务越来越来频繁,进出口数额保持在年均20%以上的增长,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随着贸易的猛增,在创造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带来的是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与美日、欧盟、北美、东南亚等贸易大区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贸易纠纷。特别是在现今国际金融风暴肆虐之际,国家间的贸易保护主义在不断抬头。面对如此多事之秋的国际形势,我们除了积极应付国际纠纷事务外,还应深思我们自己的贸易事务里的不足:包括进出口贸易结构、贸易形式、以及贸易方法,更应该深入的探析国内存在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总体形式,不可否认的是,货币政策这一宏观调控的重锤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包括对其影响程度、货币政策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方案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知己方能百战、知彼才能百胜。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观当今世界,货币政策的科学制定已成为发展国家经济、繁荣金融市场开创对外贸易的良好局面关键因素之一。在全球经济贸易体中尤其是贸易大国,其制定的货币政策对全球贸易影响巨大。从国内外的文献来看,对货币政策对外贸的影响研究已经经过几个世纪发展,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尤为显得迫切。
1.2.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很长的一段时间,主流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倡导自由资本主义贸易,没有过多地利用货币政策这一宏观调控政策。货币政策思想最早来自于英国,先后出现了著名经济学家和其永传后世的货币理论。配地提出的适度货币数量理论为古典学派货币政策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魁奈提出的货币中性理论,指出了货币在交换过程中发挥作用;奥地利学派在货币政策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理论使得新古典学派货币政策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些欧美古代经济学家最后都提到了货币政策货币供应变化引起利率变化由此引起总需求的变化。现代货币主义在费雪交易方程基础上,扩充了货币数量决定因素。20世纪80年代后以来新的学派理论强调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通过调节国内的货币流动量来达到控制国内经济的目的,之后的研究发展指出通过流通中的货币量的多少可以很好的调节人民的投资、消费、支出习惯。而货币政策对外贸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货币政策影响一国居民的进出口消费和汇率,并影响一国贸易与他国贸易环境。
1.2.2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总的来说国内学者专家对货币政策对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的一些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货币和贸易理论进行了研究。经济学家封思贤指出货币供应量的增减直接的影响到国内的物价水平、利率高低,进而联动汇率水平,最终影响一国的对外贸易额;郑道平[5]指出我国的外贸环境受制于传统的国际货币体系,要想打破这一惯性,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必须有针对性的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毛泽盛、卞志村[17]指出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模式变化很大,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货币政策的传导改变了单纯的直接信贷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也有了整体上的复合化,其中汇率与对外贸易在衡量货币政策的效果方面日显重要,而在早些年也有国内的经济学者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这就不一一列举。
目前我国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和发展经济的重大压力,加上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肆虐。许多经济专家纷纷献计献策,对货币政策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境况,但针对我国国情和国外复杂的环境,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任重道远。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一、本文一共分为5部分。第1部分为引言,介绍本文研究的依据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总体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第2部分为货币政策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原理与现状。第3部分是计量数据检验,运用单位根、相关性以及格兰杰关系检验等计量检验方法,针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与对外贸易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传导机制分析,以明确我国货币政策供应量(M1)
图1.1 中国货币政策对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总体技术线路
三、本文在实证研究中主要采用了如下的计量方法:
(1)单位根检验(unit root test),用来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即是判断所有相关运用数据是否有一致的变化趋势,进而判断简单回归是否可行。
(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 causality test),在避开货币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的情况下,从一个比较直接的角度揭示在时间上存在先导-滞后关系的两个变量纸浆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可信度很高。
(3)相关性检验(correlations)用来检验两变量间的相关程度。
2 理论提出与现状
2.1 关系原理
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一些中介目标。自从加入WTO以后,我国外贸飞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