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垂向.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卷(V o lum e) 21, 期(N um ber) 1, 总(To tal) 83 矿 物 岩 石
页( ) 43- 47, 2001, 3, ( , 2001)
Pages M ar J M IN ERAL PETROL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储层
次生孔隙垂向分布及成因分析
1 2
袁 静 , 王乾泽
( ( ) )
1 石油大学 华东 石油资源科学系, 山东东营 257062
(2 胜利石油管理局孤东采油厂, 山东东营 257000)
【摘 要】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埋深大于 3 000 m 的深部碎屑岩储层普遍发育2~ 4 个次生
- 3 2 - 3 2 低孔低渗油气
孔隙带, = 10%~ 30% , K = 0. 1 ×10 m ~ 30 ×10 m , 为中孔低渗
储层。综合有机质热演化过程、成岩作用和构造断裂等分析, 认为东营凹陷埋深大于 3 000
m 碎屑岩地层中, 第一、二个次生孔隙带埋深在 3 000 m~ 3 900 m 之间, 其形成主要与有
机质成熟过程释放有机酸对长石等颗粒的溶解有密切关系, 在深大断裂附近储层同时受
到大气淡水的影响, 而深陷带包裹于暗色泥岩中的浊积砂岩的次生孔隙发育情况还与泥
质岩异常压力带有关; 第三个次生孔隙带埋深一般为 3 900 m~ 4 300 m , 主要成因于粘土
矿物转化造成的还原环境, 同时受到硫酸盐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这三个次生孔隙
发育带对储集油气有效。第四个孔隙发育带埋深在 4 700 m 以下, 主要是构造成因的微裂
缝, 较难成为有效的油气储层。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深部碎屑岩; 次生孔隙; 垂向分布; 成因分析
+ +
中图分类号: P 588. 21 2, T E 122. 2 21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 1001- 6872 2001 01- 0043- 47
东营凹陷属于渤海湾盆地中的一个三级构造单 自生矿物的演化特征的综合关系见表 1 (地温梯度
)
元, 是在古生界基岩古地形背景上经构造运动发育 为 345 ℃100 m , 年平均地表温度 14℃ 。
起来的中、新生代箕状断陷—坳陷湖盆。中生代后期 该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