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系统设计和实施.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7章 系统设计和实施;7.1系统设计;7.1.1 系统设计概述;1. 系统设计的任务;系统设计的任务;2. 系统设计的执行人员;3.系统设计的原则;4. 系统设计的步骤;◎总体设计;◎详细设计;7.1.2 代码设计;编码设计的原则;顺序码
位别码
表意码
合成码;1. 顺序码;2. 位别码;用户分类和代码;3.表意码;编码对象用两种以上的编码进行组合。可以由多个数据项/字段构成,每个数据项/字段分别表示分类体系中的一种类别。
容易进行大分类,增加编码层次,可以从多方面去识别,做各种分类统计非常容易,但位数和数据项个数较多。; 5. 分类编码的设计步骤
1、选定编码化的对象
2、明确编码化的目的及编码在系统中的作用
3、确定编码使用范围
4、确定编码使用期限
5、决定编码方法;编码设计实例
例:教学管理系统确定编码对象如下表:
1、学生学号:8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代表入学年,第三四位代表学院编号、第五位代表专业编号,第六位代表班级号,最后两位顺序号。
2、课程编码:5位数字组成,第一位表示课程大类号,第二、三位表示课程中类号,第四、五位表示课程顺序号。
3、教师编号:采用工作证号,由7位数字组成,前四位代表年份,后三位是该年调进学校的教工顺序号。
4、教室编号:由两个数据字段组成,第一个字段表示教室所在楼的编号,可以考虑采用顺序码的编码方法;第二个字段表示教室的房间号,如2楼1号为201等。
5、民族编码:按国家标准对民族按顺序编码,99表示外国国籍。
;7.2 系统的实施;7.2.1 系统实施的概述;什么是系统的实施?;系统实施的任务;系统实施的内容;系统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1. 管理因素;2. 技术因素;实施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系统测试;系统的转换;系统转换前的准备工作;1. 数据准备;2. 文档的准备;3. 用户培训;系统转换的方式;1. 直接转换;2. 并行转换;3. 分段转换;如何确保信息系统的效益是信息系统运行与管理的最主要任务。 包括:
1、日常运行管理
2、系统文档规范
3、系统安全保密性
;1、日常运行情况的记录(异常情况)
2、日常维护(存盘、备份)
突发事件 易耗品
3、适应性维护(小修改、硬件的开设、维修)
;1、文档 书面形式的文字资料
2、管理工作(1)文档标准与规范的制定 文档的格式
(2)文档编写的指导与管理
(3)文档的收存、保密与借用手续的办理
3、文档的内容及产生阶段
技术文档、管理文档、记录文档
;安全:防止有意或无意的破坏
保密:防止有意的破坏,窃取机密。
造成安全问题的原因
自源现象
操作失误
病毒的侵入
人为对系统的破坏
应对措施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配备齐全的安全设备
制定系统损害恢复规程
完整地备份系统软件
敏感的数据隔离保存
;系统的维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