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削加工技术电子教案 模块四 孔加工 任务一钻孔、铰孔加工.docx
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教案
20-20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数控铣削加工技术
课题
钻孔、铰孔加工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
计划课时
10
授课类型
理实一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孔加工循环指令的格式及应用。
2.掌握钻孔、铰孔的编程。
技能目标
1.能够根据孔的类型选择相应的加工方法。
2.能够完成钻孔和铰孔的加工。
德育目标
1.具有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2.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工匠精神和制造强国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基本的孔加工的基本指令及进刀路径
教学难点
几种孔加工的指令的区别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和实例讲解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学校数控实训车间接到一批电机转接板的加工任务,如图4-1-1所示的零件,材料为2A12铝合金,毛坯为90*90*25。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图纸要求,完成加工任务。
教学内容及过程
学生
活动
设计
说明
环节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复习
1)说一说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2)本课程的要求
2.导入
在操作机床之前,操作人员必须仔细阅读机床说明书,查看机床安全警示标示,以对机床安全措施和要求有所了解,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讨论并且回答问题
保证并且对安全进行重视
讲解车间安全和目标
对安全进行着重讲解
环节二、相关知识学习(50分钟)
步骤一、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一、常见的孔加工方法
1.钻孔是数控铣加工中常见的加工方法,利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常用的钻孔刀具有几下两种:
中心钻:用于零件平面上中心孔、定位孔的加工,如图4-1-2所示。
麻花钻:在数控铣床上钻孔,大多数是采用普通麻花钻如图4-1-3所示。
图4-1-2中心钻图4-1-3麻花钻
2.铰孔是铰刀从工件孔壁上切除微量材料层,以提高其尺寸精度和孔表面质量的方法。通常是先钻出底孔,留有较少余量,再用铰刀加工。主要针对小直径高精度孔,铰孔精度可达IT6-IT8级。数控铰刀按形状分为直槽铰刀和螺旋铰刀两种,如图4-1-4所示.
a)直槽铰刀b)螺旋铰刀
图4-1-4铰刀
二、钻孔固定循环
数控加工中,孔加工动作循环已经典型化。例如,钻孔、镗孔的动作是孔位平面定位、快速引进、工作进给、快速退回等,这样一系列典型的加工动作可用包含G代码的一个程序段调用,从而简化编程工作。这种包含了典型动作循环的G代码称为循环指令。每个固定循环指令通常包含6个动作如图4-1-5。
图4-1-5钻孔固定循环动作
三、固定循环程序格式:
G98/G99G_IP(X_Y_Z_)R_P_Q_F_K_;
G80;取消固定循环
相关地址说明如表4-1-2所示。
表4-1-2钻孔循环地址说明
四、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的格式及应用
FANUC系统主要有以下孔加工固定循环,如表4-1-3所示。
表4-1-3钻孔固定循环一览表
1.钻孔循环、定点镗孔循环G81
G81X_Y_Z_R_F_K_;
说明:
X_Y_:孔位置数据
Z_:从R点到孔底的距离(增量值)或孔底的坐标(绝对值)
R_:从初始点平面到R点的距离(增量值),或R点的坐标(绝对值)
F_:切削进给速度
K_:重复次数(仅限需要重复时)
G81循环用于通常的钻孔加工。刀具沿X、Y轴定位后,快速移动到R点平面,从R点平面沿着Z方向切削进给到孔底,然后刀具以快速移动的方式退回,如图4-1-6所示。
图4-1-6G81循环动作
2.钻孔循环、镗阶梯孔循环G82
G82X_Y_Z_R_P_F_L_;
说明:
X_Y_:孔位置数据
Z_:从R点到孔底的距离(增量值)或孔底的坐标(绝对值)
R_:从初始点平面到R点的距离(增量值),或R点的坐标(绝对值)
P_:孔底暂停时间(单位0.001秒)
F_:切削进给速度
K_:重复次数(仅限需要重复时)
G82循环用于通常的钻孔加工,刀具沿X、Y轴定位后,快速移动到R点平面,从R点平面沿着Z方向切削进给到孔底,在孔底暂停,然后刀具以快速移动的方式退回,如图4-1-7所示。由于孔底暂停,在盲孔加工中,可提高深的精度。
图4-1-7G82循环动作
3.深孔钻削循环G83
G83X_Y_Z_R_Q_F_K_;
说明:
X_Y_:孔位置数据
Z_:从R点到孔底的距离(增量值)或孔底的坐标(绝对值)
R_:从初始点平面到R点的距离(增量值),或R点的坐标(绝对值)
Q_:每次切削进给的进给量
F_:切削进给速度
K_:重复次数(仅限需要重复时)
G83循环通常用于加工深孔,该循环以间歇方式切削进给到达孔底,一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