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压实度控制方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路路基压实度控制方法摘要:文章介绍了土的压实特性和力学特性,针对施工中如何提高压实质量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路基;压实;技术;控制
公路路基的压实工作,是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工序,亦是提高公路路基强度与稳定性的根本技术措施之一。在实际施工中,只有了解压实形成的原理,克服影响压实的不利因素,才能保证公路工程施工的压实标准,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
1. 土的压实特性和力学特性
1.1 土的压实机理
通过击实试验可以得到各种土的击实曲线,它们的差异已经反映出土压实性的复杂,但其内在的压实理论尚不完善。现在认为土的压实特性同土体的组成与结构、土粒的表面现象、毛细管压力、孔隙水和孔隙气压力等均有关系,所以因素很复杂。土是固相、液相和气相的三相体,即以土粒为骨架、以水和气体占据颗粒间的孔隙。土体的压实作用是使土块变形和结构调整以致密实。当采用压实机械对土施加碾压时,土颗粒彼此挤紧,孔隙减小,顺序重新排列,形成新的密实体,粗粒土之间摩擦和咬合增强,细粒土之间的分子引力增大,从而土的强度和稳定性都得以提高。
1.2 土的压实特征
(1)击实曲线性状。
击实试验所得的击实曲线,它是研究土的压实特性的基本关系图。击实曲线的峰值对应的最佳含水量ωopt和最大干容重pdmax,在一定的压实功下,只有当压实土料为最佳含水量时,压实效果才可能最好,达到最大干密度。
(2)不同土类与不同压实功对压实特性的影响。
在同一压实功下,不同土类的压实特性不一样。含粗粒越多的土样其最大干容重越大,而最佳含水量越小。当土偏干时,增加击实功对提高压实度的影响较大,偏湿时则收效不大,故对偏湿的土企图用增大击实功的办法提高压实度是不经济的。
1.3 压实土的力学特性
土样的含水量大于其相应的最佳含水量时,土的强度很低;随着含水量的减小,土的强度相应的逐渐增加,当土样的含水量低于其最佳含水量时,虽然土的干容重比较小,但其强度仍在随含水量的减小而增大,且比最佳含水量时的强度要大得多。这是因为此时的压实功虽未使土样达到最密实状态,但它克服了土粒间引力等的联结形成了新的结构,能量转化为土的强度的提高,而且较大的击实功不仅增加了土的密实度也提高了土的强度。也就是说,压实土的强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增大压实功来提高。但是,正如压实土样浸水饱和会产生附加压缩的形态一样,在强度方面也存在类似的特性,即当压实土样在浸水饱和后也会有明显的软化现象,强度会明显地降低,这就是所谓的强度稳定性问题。所以工程中总是要求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把土压实至最大干容重。
2施工中的压实控制
含水量是影响土壤压实的关键因素之一。用一定的压实机械,碾压某种土壤使之达到一定的压实度,合适的含水量的波动各有一固定的范围量,这个范围就是习称的施工控制含水量。那么,在施工中如何选择填压土性、控制压实土的含水量、选择压实遍数以及一定压实功,对路基的压实度及路基的稳定性都显得尤为重要。
2.1压实程序
初压时,采用了YZC10B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装置)压两遍,速度控制在1.5~2.0km/h,温度控制在110℃~130℃。初压后,随时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修整。如在碾压时出现推移,则等温度稍低后再压。
复压时,首先采用YL16胶轮压路机压两遍,由于在胶轮压路机进行压实时,沥青路面与轮胎同时变形,接触面积大,有揉合的作用,因此压实效果好。同时,胶轮压路机不破坏砾石的棱角,使砾石互成齿状,路面有更好的密实度。然后采用YZC10B、DD110各振动压实两遍,以提高路面的密实度。最后,用YL20胶轮压路机压两遍。并始终将复压的温度控制在90℃~110℃,速度控制在4~5km/h。
终压时,用DD110压两遍(关闭振动装置),消除轮迹,形成平整的压实面。并将终压温度控制在70℃~90℃,速度控制在2.5~3.5km/h。
2.2压实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为了保证压实质量,我单位特意编发了《压路机操作手规程》,对压路机操作手进行培训。在碾压过程中,为了保持正常的碾压温度范围,每完成一遍重叠碾压,压路机就向摊铺机靠近一点,这样做也可避免在整个摊铺层宽度上,在相同横断面换向所造成的压痕。变更碾压道应在碾压区较冷的一端,并在压路机停振的情况下进行。
碾压中,要确保压路机滚轮湿润,以免粘附沥青混合料。有时可采用间歇喷水,但应防止水量过大,以免混合料表面冷却。压路机不得在新铺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或突然刹车。碾压后的路面在冷却前,任何机械不得在路面上停放,并防止矿料、杂物、油料等落在新铺路面上,路面冷却后才能开放交通。2.3接茬处的碾压操作要求
2.3.1横向接茬碾压
横向碾压开始时,使压路机轮宽的10~20cm置于新铺的沥青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