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论文-农村公路路基压实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农村公路路基压实度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学生姓名:邓旭
考 籍 号:0052
班 级:海南自考
专 业:建筑工程
指导教师:刘力
201 年 月农村公路路基压实度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学 生 姓 名:邓旭考 籍 号:0052站点: 湖南电子科技指 导 教 师:刘力完 成 日 期: 2015年6月农村公路路基压实度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路基压实度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表征现场压实后的密度状况,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本文介绍了路基压实的意义、作用及影响压实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具体控制方法,即确定不同种类填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控制填土含水量,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全宽填筑、全宽碾压,加强测试检验及压实控制等,保证道路的整体强度及稳定性,从而保证压实度真正具有“有效性”。 农村公路路基压实均匀性施工工艺路面结构质量控制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课题研究方法 1
1.3 本课题的任务和目标 1
2 路基的压实 2
2.1 土基压实度的意义和作用 2
2.2.3 压实功能3
2.2.4 压实机具和方法 3
3 填方铺筑压实的控制 4
3.1 确定不同种类填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4
3.2 检查控制填土含水量 4
3.3 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控制厚度均匀性分析 5
3.6 现场压实质量的检测评定. 6
4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附录 11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近年新建和改建的县乡级公路,存在路面过早破坏的现象。如有的路段,使用不到1年,路面破坏近20%,认为:路基压实度不足是影响公路质量的主要原因,而路基压实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问题。路基施工破坏了土体的天然状态,只是其结构松散,颗粒重新组合,路基的压实使土的强度大大,使土基的塑性变形明显减小,使土的透水性降低,毛细上升高度减少压实是改善土体工程性质的一种经济合理措施。相同的路基路面材料在不均匀的压实作用下可形成不同的物理力学指标,在道路结构工作寿命期间发生着向不良状态发展的动态变化,易导致各类道路病害现象,这反映出道路结构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受压实合理性的控制。在路基顶面以下50cm深度范围,必须严格进行压实度控制,其中最小压实度控制,是检验压实工作有效性的限度,即要求不均匀的压实度,均不能低于最小压实标准,欲获得均匀合理的压实度必须采用合适的压实含水量及科学的拌和方法,碾压方法等。土壤含水量对压实效果的影响比较显着。当含水量较小时,由于粒间引力使土壤保持着比较疏松的状态或凝聚结构,土壤中空隙大都互相连通,水少而气多,在一定的外部压实功能作用下,虽然土壤空隙中气体易被排出,密度可以增大,但由于水膜润滑作用不明显以及外部功能不足以克服粒间引力,土粒相对移动不容易,因此压实效果比较差;含水量逐渐增大时,水膜变厚,引力缩小,水膜起润滑作用,外部压实功能容易使土体相对移动,压实效果渐佳;土中含水量过大时,空隙中出现了自由水,压实不能使气体排出,压实功能的一部分被自由水所抵消,减小了有效压力,压实效果反而降低。然而,含水量较小时,土粒间引力较大,虽然干密度较小,但其强度可能比最佳含水量时还要高。可是此时因密实度较低,空隙多,一经饱水,其强度会急剧下降。因此,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压实的土水稳性最好。 同一类土,其最佳含水量随压实功能的加大而减小,而最大干密度则随压实功能的加大而增大。当土偏干时,增加压实功能对提高干密度的影响较大,偏湿时则收效甚微。故对偏湿的土企图通过加大压实功能的办法来提高土的密实度是不经济的,若土的含水量过大,此时增大压实功能就会出现“弹簧”现象。另外,当压实功能加大到一定程度后,对最佳含水量的减少和最大干密度的提高都不明显,这就是说单纯用增大压实功能来提高土的密度未必合算,压实功能过大还会破坏土体结构,效果适得其反。2.2.5 压实土的厚度在相同土质和相同压实功能的条件下,压实效果随压实厚度的递增而减弱。试验证明,表层压实效果最佳,越到下面压实效果逐渐减小。因此,对不同压实机械和不同的土质压实时控制的厚度不同。
用于填筑路基的沿线土石材料,其性质往往有较大的变化。在路基填筑施工前,必须对主要取土场采集代表性土样,进行土工试验,用规定方法求得各个土场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以便指导路基土的施工。由于含水量是影响路基土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故需检测欲填入路基中的土的含水量。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做填料时,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之内。关于道路结构压实度与结构层厚度的均匀性,应由压实效果及其产生的影响来评价,这实际上反映结构层的板体作用大小对道路整体形变与稳定性的影响,尤其粉性土质对水的抗侵蚀能力低,只有具备相当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