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地有效途径.ppt

发布:2018-06-16约2.22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 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也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学生的变化,教师的再学习、培训和教科研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什么是教师最具实效的发展之路呢? 一、校本培训 “教师不是不合格才需要培训,而是要学习、要思考、要成长、要发展、才需要培训” “触动教师的思想,升华教师的经验,完善教学中的不足” 校本培训的方式 专业引领 组建本校培训队伍,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利用友校资源,并与专家建立合作关系 同伴互助 互动、合作、沟通、交流 个人反思 提供反思形式和条件 提出反思要求 校本培训主要模式 互动 合作 仿真 实战 选定有一定难度或问题较复杂的某单元课程 根据报名或指定若干教师备课 各位教师上课(同学科或不同学科) 异同、优劣、长短比较分析评判 选定就某一或几个教学难点 指定或选定一教师专门就指定内容备课,组织课堂教学 培训人员当学生或请部分学生进行上课 大家边演示边点评边指导 如有必要,培训人员作终评 培训者选定课程备课 亲自上课,给学生讲知识,并不时结合实践给教师讲理论 参训者研讨(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行为、学生变化) 教研组每位教师选择一个教学单元备课 每次教研活动由一位教师讲解、组织教学活动 其他教师模仿学生(上中下),预测出现的问题,设置障碍 全组教师一起讨论教学要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的方法手段等 事先学习研究 确定培训技能编写教案 提供示范 微格实践 反馈评价 修改教案 二、校本教研 主体:教师 基本特征:在“教”中“研”,在“研”中“教” 主要方法:教师的行动研究 选题:直面教育教学实践,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行动研究 校本教研主要特点 教学行为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在理论指导下以适当行为解决教学问题,保证研究工作的实际功用 理论运用与经验反思相结合 不以形成理论为目的,但要应用理论思维审视自己经验并借鉴他人经验 完善理论与解决问题相结合 解决问题中检验理论,在行动中提出自己观点假说,完善、推动与实际问题相关的理论发展 校本教研主要活动形式 教学观摩后研讨:外出听课比较优劣、分析归纳,联系自己 即席调查:对学生现场调查,反思教学的成败,然后研讨总结 即时研讨:课后立即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即席点评,现场研讨 问题会诊与专题分组研讨:问题展示,相互了解,合作研究,联手教学 案例研讨:提供案例,对照课标,商讨研究,领悟精神 校本教研的文本表达 把思考、研究进行加工、整理、提炼,展开创造性思维。是系统化的反思过程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思维系统性、明确性;分析、归纳、演绎、判断、推理能力) 使校本教研成果更加实用化,研究回归现实,既使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和批判,也使实践获得理论的启发和提升 将研究公诸于世,有利交流和传播,有助于构建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 教学后记 对课标、教材理解的实施 教法的选择与运用 学生的反馈和建议 点滴体会 需要学习的有关业务材料 教育随笔 即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思考笔记,可以针对某一具体现象进行描述和简评。 侧重的是思考,找成绩和不足 写身边的事,评自己的工作 无所谓长短,无所谓形式 教育叙事 情节性 事件发生和结果、解决方法方式、意想不到的事情 人物和情感 主观的立场介入、蕴含人际互动、感动自己与他人 理性的简析 获得理论启示或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 案例分析 背景分析 直接(学校教学)背景;间接(社会)背景 问题提出 产生及原因分析;解决方案或设想 问题解决 具体过程;初步成效 反思与讨论 解决利弊与得失分析;有何新问题,后续打算;其他感想、体会 向在座的诸位校长老师们学习,你们辛苦了!再见! 教师校本行动研究的具体环节 由设想初步制定计划 计划包括总体设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最起码应安排好第一步、第二步。行动研究进度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 行动进度计划安排表 实施行动并不断调整改进 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实施教学行为。在行动中,要考虑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不断的行动调整和变革,在变革中促进工作的改进和效果的提升。 对行动背景、过程、结果进行观察 行动背景因素及其制约方式 行动过程,包括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行动,使用了哪些材料,安排了哪些主要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干扰,如何排除等等 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的和消极的。 * 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林斯坦 ST.L@163.com 培训指导思想和观念 一课多讲 片断教学 课堂讲座 模拟课堂 微格教学 钻研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思路 教材内容与教学任务分析 学生学习水平状态分析 教育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的阐明 教学流程与环节的构思 教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