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氟斑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校氟斑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摘 要】目的:了解吉林省白城市某高校学生氟斑牙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变化情况。方法:对507名学生中的63名患者和64名正常对照用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对照组9个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 p0.05,无统计学意义;氟斑牙组9个因子得分与对照组比较,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氟斑牙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发现,给予必要的引导。
【关键词】氟斑牙;心理健康;调查
氟斑牙又称氟牙症或斑釉牙,是氟中毒的一种典型临床表现。是指在牙齿发育形成期间,由于机体摄氟过多导致牙釉质矿化不全而引起的牙体硬组织改变。轻者牙齿表面失去正常光泽并出现白垩色斑点或条纹,重者牙面呈黄色、黄褐色或棕褐色,甚至还并发有釉质的实质缺损。氟斑牙通常伴随终生,不但对咀嚼和消化功能有影响,还因为其影响美观,使患者的社会心理状态发生变化[1-3]。而不良的心理状态则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发展方向,本文意通过对高校氟斑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了解氟斑牙学生存在哪些心理问题,为完善大学生培养规划和氟斑牙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抽取了10个班,共507人,诊断正常415例、可疑10例、氟斑牙患者82例。按照排除标准排除后,正常361例,氟斑牙患者65例。在361例正常学生中随机抽取65例作为对照组,65例氟斑牙患者作为氟斑牙组。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氟斑牙的纳入氟斑牙组;明确诊断为正常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排除标准:不愿接受问卷调查的;诊断为可疑的;氟斑牙患者合并有其他口腔疾病的;氟斑牙患者正在接受治疗的;近期家庭或个人有重大事件发生的(如有重大疾病或失恋等);患有血液、内分泌、心脑血管等全身性疾病的;患有反复发作疾病的;患有心理疾病的;患有精神类疾病的。
1.3 方法
1.3.1 病例诊断
氟斑牙诊断采用氟斑牙诊断标准(WS/T208-2011)。
1.3.2 调查问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4]进行问卷调查。SCL-90量表由Derogatis等1973年编制,共由90个项目组成,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采用5级评分。自觉无该项症状记1分;自觉有该项症状,但对受检者无实际影响或影响轻微记2分;自觉有该项症状,对受检者有一定影响记3分;自觉有该项症状,对受检者有相当程度的影响记4分;自觉该项症状的频度和强度十分严重,对受检者有严重影响记5分。各症状的效度系数在0.77~0.99之间。经国内学者试用,已被证明对各种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调查有很好的自评效果。
1.3.3 调查方法
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调查前向学生讲明评定时间跨度为现在或最近一周内情绪与心理变化情况,由学生自己填写。
1.3.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共发放问卷130份,氟斑牙组65份,对照组65份,回收问卷130份,有效问卷127份,有效率为97.69%,其中氟斑牙组63份,对照组64份。
2.1 一般情况
氟斑牙组共63人,其中男27人,女36人,年龄20~23岁(21.25±1.17);对照组共64人,男23人,女41人,年龄20~23岁(21.11±1.13)。
2.2 对照组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情况
对照组9个因子得分与常模[5]进行比较,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得分低于常模,无统计学差异(p0.05);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得分高于常模,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氟斑牙组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情况
氟斑牙组9个因子得分与对照组比较,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开展高校氟斑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找到一个合适的常模作为参照至关重要。SCL-90作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量表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1984年由王征宇翻译后引入中国,1986年金华等制定了我国正常人的常模,但并没有制定大学生常模,而大学生与全体青年两个群体显然不同,以18~29岁组常模作为高校学生参照并不合适。本文选择了黄艳苹等[5]对SCL-90评估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Meta分析数据作为常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正常对照组与常模比较,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