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题演练3.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1讲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
建设
一、选择题
1.俄国老资格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曾有一句名言:“俄罗斯历史还没有磨成可以在本国烤出社会主义大饼的面粉。”最能够诠释此言论的是( )
A.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发生
B.只有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才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在落后的俄国不可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D.帝国主义战争的形势下革命必败
2.下图是列宁在1917年8月9日越过俄、芬边境时使用的假身份证。证上化名是伊万诺夫,职务是火车机车司炉。当时列宁持此证越境的直接背景是( )
A.布尔什维克党通过近期武装起义的决议,临时政府加强对冬宫的防守
B.俄军前线惨败后,临时政府出动军队镇压彼得格勒示威者
C.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际权力
D.沙皇军队高级军官挑起叛乱
3.列宁曾针对实行过的某个政策说,“在贸易国有化和工业国家化方面,在禁止地方周转方面做得过分”“超过了理论上和政治上所需要的限度”。具体来说,对该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强令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收归国有致使不少企业减产或倒闭
B.取消一切私人贸易影响了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正常供应
C.废除实物分配制集中了全国的物力和财力保障了军事胜利
D.余粮收集制出现了严重偏差破坏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1920年底,苏俄把余粮收集制扩大到棉花、麻类、皮革等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国有化由大中企业推广到广大小企业,进一步取缔一切私人贸易活动等等。这表明( )
①远远超出了俄国社会能够承受的水平 ②非常措施没有因非常时期结束而收缩 ③俄共(布)急于超阶段地直接实行社会主义 ④表明苏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斯大林认为:“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我们就要把它抛开。”这表明( )
A.采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全盘否定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B.采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确立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
C.抛开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否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D.抛开新经济政策:斯大林肯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6.近年来,俄罗斯社会对斯大林体制已经有了与戈尔巴乔夫时期对其全盘否定所完全不同的评价。与俄罗斯社会对斯大林体制评价相吻合的主流观点不包括( )
A.当时社会解决巨大任务要求动员型的国家政治体制作保证
B.压抑了党内和社会政治民主,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C.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解决了国家在20年代末面临的问题
D.在军事年代建立起的斯大林体制能集中资源用于最主要的地方
7.一位俄罗斯专家评论某改革时指出:“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处于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对这次改革正确的认识是( )
A.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不打算突破斯大林模式
D.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8.下幅关于苏联经济发展状况的表格能够反映的历史问题是( )
时间 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 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 1966~1970年 7.8% 8.5% 1971~1975年 5.7% 7.4% 1976~1980年 4.3% 4.4% A.赫鲁晓夫推广种植玉米运动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使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B.随着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经济增速下降
C.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方面与美军备竞赛导致经济发展停滞
D.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使经济不断滑坡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在1918年春天,提出了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是,“不必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第二个假设是,必须先经过一个把旧经济改造得适合社会主义经济的准备时期,这一准备时期就是国家资本主义,即必须先使国家资本主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然后再实行社会主义。在当时的斗争条件下,虽然也曾试行过第二个假设,但是多半是从第一个假设出发的。
材料二 1918夏,协约国帝国主义与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联合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起进攻,很快占领了苏俄大约3/4的国土,致使国内最重要的粮食和燃料来源被切断,40%的工厂因缺乏燃料而停工、停产,交通运输几近瘫痪,人民忍饥挨饿,苏维埃政权抵御侵略的物质后盾极其匮乏、脆弱,形势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决定把国内一切工作都纳入战时轨道……。战时共产主义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从1918年6月到1919年底,主要为了适应战争需要;后期从1920年到1921年初,把适用于战争环境的特殊措施,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