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历史(必修2)导学案全集(新人教版).doc

发布:2018-01-26约9.84万字共9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历史(必修2)导学案全集(新人教版) 目录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四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教案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教案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 第14课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教学目标: 掌握中国农业的起源、刀耕火种、商周农业生产的发展。掌握中国古代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 掌握小农经济的形成。理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 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课前自主学习 1、中国原始农业相当发达,其耕作方式先后经历了从“”到阶段,战国时期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是农业文明古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和的国家,至西周,主要农作物有粟、稻、黍、稷、麦、、等,后世的农作物多已具备。 3、我国非常注重水利灌溉工具的创制,主要有曹魏时的、唐朝的和宋代的和明清的风力水车。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人们先用石刀、石斧砍倒树木,晒干后焚烧,再用石犁翻土播种。 3、距今约七八千年时,松土工具耒耜出现并普遍使用。 国农业进入“耜耕时代”,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4.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只是很少使用,主要仍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等工具。人们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商周时,农作物种类更丰富,后来习称的“五谷”均已种植。人们的生活由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注意古代生产工具的演进趋势 (1)生产工具的数量不断增长,还有品种也不断增加。 (2)许多生产工具自身都在不断完善。如从牛力耕犁的出现,到犁壁的发明,再到曲辕犁的产生等。 (3)生产工具的进步表现为旧式工具的淘汰和新式工具的诞生。 典例剖析 【例1】我国农业由“刀耕火种”进入“石器锄耕”阶段后,人们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是 ( ) A.石斧、石锛 B.骨耜、石耜 C。钱、镩 D.铁铲、铁犁 知识点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精耕细作的含义: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步推广,开始出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战国出现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促进了农业发展。 (2)汉代 ①发明了播种用的工具——耧车。 ②一些耕犁开始安装翻土碎土的犁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赵过推广大型铁铧犁,这种犁被称为耦犁,到东汉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③汉代还先后出现了“代田法”和“区田法”。 ④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⑤汉代兴修了漕渠、白渠、龙首渠等重要水利工程。 (3)魏晋南北朝时期 ①黄河流域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日臻成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农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豆类和谷物轮作可以增产的经验,又发展了间作、套作复种技术,记载了绿肥种植。中国实行轮作和推广绿肥种植比西方早一千多年。 ②江南地区农业得到开发,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也有较大进步,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成都平原成为重要产粮区。江南的开发为唐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打下了基础。 (4)隋唐时期 ①农业生产技术继续发展,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 ②南方水田的精耕细作技术逐步成熟,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术。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适应水田和各种土壤的精耕细作。 ③唐朝创制了筒车,用于灌溉。 (5)精耕细作的全面成熟期——宋元时期 ①北方旱地农业出现由畜力牵引的旱地中耕农具耧锄等,便于精耕细作。江南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也更为成熟。 ②宋代推广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标志着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