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推荐】北京大学行管考研《公共政策分析》必考一级重点~,解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状元郑晗推荐】2016年北京大学行管考研《公共政策分析》
核心笔记
————————育明教育安老师解析
第五章 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
1、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了解)
2、全体一致规则和多数规则的特点和缺陷
3、政策方案规划的特点、原则和研究途径(了解)
4、政策方案规划的基本程序:目标确定-方案设计-方案评估-方案优选
5、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含义(广义和狭义)
6、公共政策合法化的程序(了解)
7、公共政策法律化的内涵、政策法律化应具备的条件
第六章:政策执行
长期以来,政策科学被认为是研究政策制定的科学,人们片面的认为
正确的制定政策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导致长期以来在政策过程链
条上缺少执行这一环节,而事实证明,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事关公共政
策的成败!
(1) 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途径
一、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
代表人物及模型:
普雷斯曼和威尔达夫斯基
史密斯:政策过程模型(1973)
霍恩和米特:系统模型(1975)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马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综合模型(1979)
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特点:
1、首先预设一个所要取得的明确目标 (目标假定),研究的基点是解释为什么政策过程出
现或没有出现成功的结果,政策执行研究的价值是怎样使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得到更好
的落实。
2、从中央政策制定者的角度看政策执行问题。
3、在价值观上秉承自威尔逊以来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念 (在公共政策领域,它表现为
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二分法)
4、知识基础是韦伯的官僚科层制理论,其核心是行政组织的层级原则和由上而下的指挥控
制,政策的执行被看作是一种理性的科学管理活动和技术事务。
5、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和政策执行问题的解决 (行政执行能力和有效性),其出路在于组
织的管理与控制。例如,更多的资金,信息的沟通,明确的目标,有力的指挥,有效的
监督,对自由裁量权的严格控制等等。
6、政策过程被认为是由一系列具有逻辑关系的阶段组成,意向经由决策再到行动,政策执
行开始与政策制定终止的地方
7、区别政策制定和把政策假设转化为行动的项目设置。
8、重视外部环境对政策执行过程的影响。
自上而下途径的优点:为政策执行研究提供了清晰的路线。
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不足及受到的批判:
1、过多的关注中央行动者的目标和策略,其他行动者在执行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被忽视
了。
2、自上而下途径所谓完美执行的必要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具备的。明确一贯的政策
目标,依法建立的执行程序,敬业、有技能的执行者,充足的政策执行资源,高级领导
及利益团体的支持,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不危及到政策执行等
3、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理论区分,在执行过程中无法维持,因为政策是在执行的实际过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程中制定和修正的。
4、受第一代政策执行研究风格的影响,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不可避免的带有个案研究的局
限性,不够理论化,拘泥于个案。
5、为了应付不确定性,每个组织都不可避免的拥有自由裁量权,基层官员的活动将由此产
生 “控制赤字”,因为他们发展出了应付压力的各种办法。
6、某些政策并不具有明确的目标,他们通过一系列活动者的复杂互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发展和演变而来,因此并不存在明确的政策评估标准。
二、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
70年代末以来执行研究的主导途径
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
李普斯基:街头官僚理论
爱尔莫尔:追溯性筹划理论
约恩和波特:执行结构理论
自下而上研究途径的特点:
1、重视基层官员的作用。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权、接近执行现场、拥有信息优势,对行政
执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把基层官员看作政策执行和政策创新的重要因素。
2、认为执行活动是多组织和个人之间互动的过程。通过组织间和个人间互动形成的执行结
构是影响政策执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3、政策链条中的基层和底层是观察和分析政策执行的基点。
4、行政执行过程是不同行动者表达自己意志,提出动议,行动者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过
程。
5、政策执行和政策制定是不可分离的,制定政策是执行过程中的内在组成部分,主张用政
策和行动的关系取代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二分法。
6、自下而上研究途径内部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