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本运营对策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资本运营对策的研究
摘要: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当前我国企业资本运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成长与壮大。在分析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资本运营;经营风险;资本市场;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
1资本运营的涵义及特点
所谓资本运营,是指企业将拥有的一切有形、无形存量资产及生产诸要素,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方式进行有效运作,为实现资本赢利的最大化而开展的经济活动。资本运营注重资本效率和资本成本,以资本增值为目的,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归纳起来,资本运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价值性。资本运营是资本参与企业再生产过程并不断变换其形式,参与产品价值形成运动。它要求把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生产要素都看作能运营的价值资本,通过充分挖掘潜力,以最少的资源要素获得最大的收益。在资本运营的条件下,只有运用价值手段才能反映企业资本成本和收益状况,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实现资本增值的目标。
(2)流动性。流动性是指企业的各类资本在形态、结构、地区乃至产权关系等方面的流动。从资本流动的方式看,主要有实物投资、证券交易、借贷信用、产权交易、融资租赁、期货买卖等。资本运营理论认为,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值。因此,要把企业的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等作为可以流动的社会资源,通过不同的资本运营方式实现资产重组,促使效益低下的存量资本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业和产品上。
(3)市场性。资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是资本运营的必要条件,资本运营离不开资本市场。无论资本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还是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必须通过市场才能实现。资本运营主体的选择、资本的价值以及产权交易等,都要通过市场活动才能完成。因此,资本运营营实质上就是市场运营,没有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资本运营很难充分地表现。
(4)风险性。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莫测,资本运营的赢利性总是和风险相伴而行。在资本运营的整个过程中,融资、投资、交易等都可能产生风险。资本运营在注重资本增值的同时,更要注意风险防范。企业管理者要通过正确的决策,采用有效的规避风险措施,尽量减少可能的风险损失。
2资本运营的种类
(1)按资本运用的状态划分,可以将资本运营分为存量资本运营和增量资本运营。存量资本运营是指对企业现有资产进行筹划,以增值为目标而进行的盘活存量资产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内部资源整合、优化配置,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增量资本运营实质上是企业新增投资行为,即对企业的新增投资进行运筹和管理,包括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决策、投资管理等。
(2)按资本运营的对象划分,可以将资本运营分为实业资本运营、产权资本运营、金融资本运营和无形资本运营。实业资本运营是指企业运用资本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所需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之中,以形成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能力的资本运作方式。实业资本运营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基本方式,也是实施其他资本运营的基础。产权资本运营是指以产权为对象,通过收购或出让产权而进行的资本运营,其经营的方式是产权交易。所谓的金融资本运营,是指企业以金融资本为对象而进行的对外投资活动,主要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期权投资、外币投资等业务。无形资本运营,即企业对所拥有的各类无形资产进行运筹和规划,使其实现价值的最大增值。
(3)按资本运营的方式划分,可以将资本运营分为外部交易型资本运营和内部运用型资本运营。外部交易型资本运营是指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本进行买卖,实现资本增值,包括股票发行、产权交易等。内部运用型资本运营是指通过对资本使用价值的有效运用,提高资本效率和效益,增加资本积累。
3当前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本运营主体模糊。从理论上讲,企业是资本运营的天然主体。然而,在资本运营实务中,资本运营主体长期处于模糊状态,政府往往成为资本运营的实际主宰者。资本运营的重心不在于企业之间的谈判,而是在于政府对被并购企业权利与义务的谈判以及政府对资本运营的支持力度。由此可见,政府的这种特殊地位会对企业资本运营模式产生重大影响。虽然政府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其促进作用,但总的来说,它严重影响了资本运营效率的发挥,使资本运营中的“扶危济困”、“拉郎配”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资本运营效率。
(2)资本运营认识存在误区。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对资本运营的认识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将筹集资金视为目的。多数企业将筹集资金作为资本运营的主要目的,为上市而上市,对企业进行过度包装,制造和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