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济学原理(第六章).ppt

发布:2017-11-21约1.53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价格上限 1、价格上限: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2、有约束力的价格上限会有什么结果和影响? 没有约束力的价格上限... 有约束力的价格上限... 原来的汽油价格上限没有约 束力... 后来,供给减少导致价格上升,价格上限有了约束力... 案例 短期与长期租金控制 目的:公平。帮助穷人住得起房。 但有约束力的价格上限造成短缺。 长期与短期比,供需弹性变大,使得短缺更大。 价格下限 价格下限: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什么样的价格下限才是有约束力的? 有约束力的价格下限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和影响? --过剩 没有约束力的价格下限... 有约束力的价格下限... 最低工资 最低工资 对价格控制的评价 政府与市场(十大原理中所述) 效率与公平 价格控制效率如何? 税收归宿 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 补充:纳税人不等于实际负税人 原因:通过价格转嫁。 提高价格——由卖者转到买者 压低价格——由买者转到卖者 (当然只是转嫁了部分) 对买者按每单位征0.5美元税收的影响... 对买者征税,能得出什么分析结论? 税收抑制了市场活动 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该物品在新的均衡点处销售量减少了。 买者和卖者共同分摊税收负担。在新均衡点,买者为该商品支付得多了,而卖者得到的少了。 向卖者征每单位0.5美元的税... 结论 对比前面对买者征税的影响,对卖者征税在影响上有区别吗? 税收楔子打在买者支付的价格和卖者得到的价格之间。 实际负担:买者——支付的价格高于无税时均衡价格的部分。卖者——得到的价格低于无税时均衡价格的部分。 弹性与税收归宿 税收分摊的比例如何确定? 什么情况下,买方分担的比例大?什么情况下,卖方分担的比例大? 结论:税收负担如何分摊? 税收负担更多地由缺乏价格弹性的一方承担 31 21 * 4 3 Q 0 P D S 价格上限 均衡价格 100 均衡数量 . 3 Q 0 P 2 D S 均衡价格 价格上限 短缺 125 需求量 75 供给量 4 P1 汽油数量 0 汽油价格 Q1 D S 价格上限 1.起初,价格上限没有约束力... P1 Q 0 P Q1 D S1 价格上限 S2 2. …但当供给减少时 P2 3. …价格上限有了约束力... 4. …引起了短缺. 3 Q 0 P 100 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 D S 价格下限 2 3 Q 0 P 均衡价格 D S 价格下限 4 120 供给量 80 需求量 过剩 . 劳动力数量 0 工资 均衡工资 劳动需求 劳动供给 自由劳动力市场 均衡就业 最低工资 劳动量 0 工资 劳动需求 劳动供给 劳动供给量 劳动需求量 劳动力过剩 (失业) 有约束力最低工资的劳动力市场 3.00 Q 0 P 100 90 3.30 买者支付的价格 D1 D2 有税收时的均衡 S 没有税收时的均衡 2.80 卖者得到的价格 无税时的价格 Tax (0.50) 3.00 Q 0 P 100 90 S1 S2 D 没有税收时的价格 2.80 卖者得到的价格 3.30 买者支付的价格 没有税收时的均衡 向卖者征税使得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移动量为每单位税收(0.50元). 税收 (0.50) 征税后新的均衡点 这问题的答案在于: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大小的比较 5 5 7 6 10 7 7 6 7 6 2 15 12 17 8 17 8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