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员安全及工作环境管理程序文件.pdf

发布:2024-10-08约3.5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X市XXX有限公司

人员安全及工作环境管理程序文件

1.0目的

识别影响人员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因素并加以控制,确保产品安全和员

工潜在风险最小化,工作环境及生产现场符合产品及制造过程的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劳动安全和产品安全性、工作环境及现场清洁的控制

3.0术语及定义

3.1环境因素:来自公司内部或外部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因素。

3.2相关方:对公司的决定或行为能够施加影响、或受其影响、或者自

身感觉到受其影响的个人或者组织。

4.0职责

4.1行政经营部是该程序归口负责部门,负责本部门的文件编制、修

订、保管和发布,负责劳动安全、工作环境及现场清洁控制的管理。

4.2安全员负责组织对产品安全性进行识别、标识及对防患措施进行

策划。

4.3各部门配合行政经营部实施人员安全及工作环境控制。

5.0工作程序

5.1人员安全的控制

5.1.1人员安全包括劳动安全和产品安全性。

5.1.2.1劳动安全是公司关注的焦点,公司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

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安全

事故的发生。

XXX市XXX有限公司

5.1.2.2对于新进员工,必须由行政经营部组织进行安全教育,经安

全教育后方能上岗。相关信息应记入《员工培训记录》

5.1.2.3工作场所及库房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所有库房及车间严

禁烟火。

5.1.2.4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药品指定专人管理,应

有防漏、防盗措施,具体执行《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5.1.2.5所有电器装置的防护措施必须完好,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

生。

5.1.2.6机器设备的转动部份必须有防护罩,防止转动的机器伤人。

5.1.2.7对于易出现高空坠落物品的场所必须有防护装置,以防止坠

物伤人。

5.1.2.8对于有潜在危险的场所必须有醒目的警示标识。

5.1.2.9设备操作工人必须经培训合格方可上岗,对于电气焊工、电

工、叉车工、驾驶员等特殊工种人员需取得国家授权部门相应的培训合格

证书后方能上岗。

5.1.2.10公司为员工提供适用的劳动保护用品,进入工作现场应正

确穿带劳动保护用品,劳保用品的穿戴要求详见《员工劳保用品穿戴要求》。

5.1.2.11所有的工作场所必须符合职业卫生安全的要求。按相关要

求对操作员工进行体检。

5.1.2.12员工必须按照《设备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生产作业,任

何人不得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严禁酒后上班。

XXX市XXX有限公司

5.1.2.13由行政经营部组织,每月对车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

填写《6S检查表》,对于存在的隐患,由行政经营部向责任部门下达《整

改通知书》并跟踪其完成情况。

5.1.3产品安全性的控制

5.1.3.1由技术部采取多方论证的方法,在特殊特性的确定、过程设计

开发和制造过程中,

通过涉及到产品安全性的法规、FMEA分析、顾客要求等识别产品的安

全性,并在相关的设计、制造、检验文件中予以标识,产品安全性的标识

方法按《产品和服务实现策划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

5.1.3.2公司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对产品安全性的认识程度,使员工认

识到产品安全性对员工、顾客、使用者及环境的影响,并在过程中予以严

格控制。

5.2工作环境及现场清洁的控制

5.2.1工作环境的控制

5.2.1.1工作场所应根据生产需要进行适当装修,防止暴晒、风雨侵

蚀和潮湿。

5.2.1.2为确保产品的符合性,工作场所应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和

安全器材,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清洁度和光线,严格控制噪声、电磁、

粉尘污染。

5.2.1.3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物、噪声等污染,应进

行相应的治理,达到环保排放的要求。

5.2.1.4现场操作要考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