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涵及特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讲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一、发展与发展观 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涵 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征 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的意义 一、发展与发展观 (一)发展(development),是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事物在规模、机构、程度、性质等方面发生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所谓发展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处在永恒发展变化中的世界和外物向何处去的问题。运动、变化构成发展的基础,而发展规定了运动的整体趋势和变化的方向性,发展是有方向性的变化过程。 发展观(view of development)是人们对事物是否发展变化和怎样发展变化的基本见解,构成他们的发展观。发展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的对立必然导致发展观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意义: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过程中,必须坚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反对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简单化一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学术界有四种不同的观点:“施加论”、“转化论”、“内化论”、“发展论”。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就是通过量的变化积累以及在量的变化基础上发生的质的变化,使其传统性得到改造,现代性得到生成的过程。其实质也就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的生产、增加和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就是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涵 “现代化”是人类近期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使用频率极高,但又众说纷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罗荣渠先生提出的,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他提出的现代化定义包括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过程,既指落后国家的赶超型发展过程,也指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第二,现代化是一个全方位的社会变革过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层面。第三,现代化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终极性追求。 现代性是一个更加纷争的理论领域,“现代性”(modernity)从17世纪起在英语中流行,法语“现代性”则在19世纪前期才使用。广义意味着成为现代,即适应现实及其无可置疑的“新颖性”,它与“传统(tradition)”相对应。英国的吉登斯从制度层面,德国的哈贝马斯从模式设计层面,法国的福柯从文化层面分别下过定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涵 欧阳康在《哲学视野中的现代性问题》一书中对现代性进行了界定:第一,“现代”首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时间概念;第二,“现代”是与传统相区别的性质概念;第三,“现代”是有价值取向的价值概念,第四,“现代”还体现着不断革命、不断批判、不断超越的精神气质。 郑永廷在《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指出“现代性”即现代人的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人的时代属性,是一种社会——文化结构,是对现代社会特性的反映,现代社会的特性表现为很多方面如全球性与地方性、世界性与民族性、开放性与竞争性、发展性与变更性、多元性与主导性等。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的确立,就是在持续的批判与反思中完成对传统的及单一、单向、经验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造,以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的优化、载体的创新、手段的更新、方式方法的整合。 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征 (一)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 内涵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特定的时空境遇下,其本质、结构、特性等发展。 外延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领域上的拓展,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人员、时间、工作规模等数量上的扩充。 二者关系:内涵发展为外延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外延发展为内涵发展提供舞台和条件。 (二)渐进性与飞跃性相结合的发展 渐进性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方面、内容进行有积极意义的变革,不改变原有性质,使其出现新的特点、功能的的过程,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量变性。 飞跃性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过程中的质变。 二者关系:渐进性发展是飞跃性发展的必要准备,飞跃性发展为渐进性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征 (三)协调式与突破式相结合的发展 协调式发展:是一种平衡发展,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以及整体性作用的发挥。 突破式发展:是一种不平衡发展,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相对独立性、能动性,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创新。 思想政治在教育的发展总是处于协调式与突破式的动态平衡中。 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