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恒阳家居广场项目策划提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达州恒阳家居广场项目策划提案
一、达州市概况
达州市前身是由 1993 年 7 月经国务院批准,从达县地区划出巴中、南江、通江、平昌、邻水
五县建立达川地区;1999 年 6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达川地区,设立地级达州市,辖通川区、达
县、大竹县、渠县、开江县、宣汉县,代管省直辖万源市(县级)。全市幅员面积 1.66 万平方公
里,总人口 630 万。
达州市历来是川东北出川的咽喉和秦巴物资集散地,而今已成为川陕鄂渝结合部的重要交通
枢纽和物资集散商贸中心:
—— 襄渝、达成、达万铁路在这里交汇,已实现县县通铁路;
—— 210 、318 国道、达渝高速公路、渠江航道、河市机场等基础设施,织就了达州的立
体交通网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 1993 年以来,达州取得了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六年迈出六大步,
年年跃上新台阶的可喜成绩,正在实现由农业大市逐步向经济强市的转变。
地理位置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地处北纬 30°92~32°20,东经 103°29~108.23之间。
北接陕西安康和湖北十堰,南与广安市接壤,东、东南与重庆市万州区城口县、开县及重庆市梁
平县、垫江县相邻,西抵巴中市和南充市,是川渝鄂陕四省 (市)之交汇地,被誉为川渝鄂陕结合
部经济发展的“金三角” 。
全市东西延绵 180 公里,南北长 225 公里,幅员面积 1.66 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面积的2.9%,
在全省各市、地、州面积中居第 9 位。
达州交通便捷。襄(襄樊)渝(重庆)铁路贯穿全市,达(达州)成(成都)铁路,达(达州)万(万州)铁
路方便畅达;210 、318 国道穿境而过,达渝高速公路已于 2004 年 7 月全线贯通,达州河市机场
改建后可直航成都、重庆、西安、武汉等地;渠江航运直达重庆。
1
行政区划
达州市政府驻通川区,下辖达县、宣汉、开江、大竹、渠县、万源市、通川区。
目前,达州市共有乡政府302 个、镇政府 87 个、街道办事处 2 个、居委会 320 个、居民小组
1,177 个、村委会 3,685 个、村民小组 33,338 个。
经济状况
2003 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255.1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6%,增幅比上年提高0.8 个百
分点,人均 GDP4009 元.
—— 第一产业增加值 85.9 亿元、增长 5.8 %。
—— 第二产业增加值 87.87 亿元、增长 1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4 亿元、
增长 29.5% 。
—— 第三产业增加值 81.37 亿元、增长 10.9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86.14 亿元,增长 36.2 %。
——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7.04 亿元,增长 13%。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376 元,增长 8%。
—— 农民人均纯收入 2353 元,增加 130 元。
人口状况
2003 年全市总人口 630 万,其中:男性 331 万、女性 299 万人,非农业人口 97 万人、城区
人口约 35 万人。
自然环境
达州市地势东北高(大巴山区),西南低(盆地丘陵区),最高处是宣汉县鸡唱乡大团堡,海
拔 2458.3 米;最低处是渠县望溪乡天关村,海拔 222 米。大巴山横直在万源、宣汉北部,明月山、
铜锣山、华釜山由北而南,纵卧其间,将全市分割为山区、丘陵、平坝三块;山地占全市幅员面
积 70.70%、丘陵占28.10%、平坝占 1.20%。
2
达州市境内流域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53 条,1000 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流有 15 条。
河流主要属长江支流的嘉陵江水系,发源于大巴山,由北而南呈树枝状分布,前河、中河、后河
汇成州河后与巴河在渠县三汇镇汇合成渠江,向南流 300 公里入长江。
自然资源
2000 年,全市土地面积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