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路桥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doc

发布:2018-06-07约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路桥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   1、混凝土组成及特性   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的称作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水泥浆在硬化之前,起润滑作用,并且赋予拌和物一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和易性、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是混凝土主要的技术性质。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骨料的种类质量及数量、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龄期、试件尺寸形状等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在现代的工程技术中,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组成材料外,还有混凝土外加剂,是指混凝土拌和物中掺入量不超过水泥质量的5%,就能促使其改变性质的外加材料,外加剂的掺入不考虑其对混凝土的体积和质量的影响。现在道路一般使用的是沥青混合料。   通过上述介绍的混凝土组成成分,不难看出脆性是它的一大特征,它的组成成分及特性会导致其抗裂性能差,抗拉强度仅为抗压强度的1/10左右,加上混凝土体积大,聚集的大量水化热会导致混凝土内外散热不均匀,在受到内外约束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并很可能导致裂缝产生,很容易为工程结构埋下严重质量隐患。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严格控制裂缝产生和发展,是混凝土施工中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2、混凝土裂缝的常见分类及原因      2.1、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1)、收缩型裂缝   自身收缩和塑性收缩是造成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两个主要原因。影响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水泥用量及水泥品种。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收   缩就越大。水泥品种对干缩量及收缩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的收缩量较小。   (2)、温差型裂缝   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温差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最严重的是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可以通过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改善骨料级配、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等措施来预防。  ???(3)、沉陷型裂缝   结构地基土质不均匀、回填土不实、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支撑底部松动等是导致混凝土出现沉陷型裂缝的常见原因。冬季这种现象较为明显。施工前应进行夯实和加固,保证模板的强度和刚度,在浇灌过程中防止被水浸泡等都是预防沉陷型裂缝的常见措施。      3、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   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总体来说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      3.1主观方面   人为设计的不合理。在路桥建筑的设计中,为了追求外观样式,会设计许多凹凸角,这些凹凸角是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凹角会使应力集中从而导致裂缝。如果建筑物过长,也会产生伸缩裂缝。此外,如果承重板设计的厚度太小,刚度减弱,容易出现穿透性裂缝。以上是设计中常见的几种情况,也是在设计中应当避免的。   材料的选择使用不恰当。材料的选择使用不恰当也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比较容易产生裂缝的水泥类型有:矿渣水泥、快硬水泥、低热水泥及水泥标号低或水灰比高的水泥,使用这些水泥,会造成混凝土的收缩性较高,因此产生裂缝。将不同种类的水泥混合使用,也是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粗骨料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混凝土内部空隙增多;细骨料的粒径及含泥量超标,尤其是夏季,骨料温度偏高,质量不能保证,也容易造成裂缝。另外,为了减少水泥的使用,在混凝土中加入大量的粉煤灰,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不足以抵抗早期的内部拉应力而出现裂缝。   施工完成后养护不及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养护不及时会造成塑性收缩,平时我们看到的在表面形成的通向四面八方的裂缝就是这种原因造成的。此外,施工方法不合理也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3.2客观方面   钢筋对混凝土的影响。由于混凝土钢筋保护层较小、混凝土坍落度较大以及混凝土表面收浆不好,易产生沉淀裂缝。我们平常所见的沿钢筋纵向出现条状规则裂缝就是这个原因。在干缩型裂缝中,钢筋对混凝土的影响更加明显,没有规律,纵横交错是干缩型裂缝的明显特征。混凝土遇到钢筋或其它约束,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本身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在配筋率较大(超过3%)的构件中,钢筋的影响更为明显。   混凝土自身的特点与外界环境的影响。水泥在水化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均匀的热量,再加上受温度的影响,使得混凝土内外产生一定的温差。温差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变化,一旦超过混凝土的拉伸极限,就会产生裂缝。一些危害性的化学反应也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因素。例如,氧化钙水化造成的体积膨胀。钢筋表面受到侵蚀,造成表面的氧化膜破坏,继而铁离子与氧气、水分发生腐蚀反应,导致保护层混凝土沿着钢筋纵向产生裂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