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探讨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探讨 2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分析 2
1.1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 2
1.3温度裂缝 2
1.4收缩裂缝 3
1.5荷载裂缝 3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措施 3
2.1混凝土材料控制 3
2.2混凝土浇筑控制 4
2.3施工温度控制 4
2.4混凝土养护控制 5
文2:混凝土施工裂缝与控制 6
一、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 6
(一)混凝土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6
(二)混凝土?B护和运输不规范引起的裂缝 7
(三)其他原因引起的裂缝 7
二、综合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7
(一)支模控制裂缝措施 8
(二)集料控制裂缝措施 8
(三)温度控制裂缝的措施 8
三、结语 9
原创性声明(模板) 9
正文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探讨
文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探讨
引言:在建筑工程行业中,我们会经常碰到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现象,混凝土裂缝小则影响到建筑的美观,降低结构的防水性能,大则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加强控制和预防混凝土裂缝产生和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裂缝的处理,是保证建筑物结构安全、耐久和美观的重中之重。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分析
1.1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材料的最终质量会受到材料本身质量以及搅拌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制成混凝土材料期间,部分碱性骨料会产生遇水膨胀的硅溶胶,胶体体积在增大过程中对混凝土产生挤压力量而造成裂缝。一些施工单位在选择骨料时未注重骨料的性能及组成,在实际施工期间使用非活性骨料过程中未注意水泥含碱量的严格控制,导致碱性骨料长时间处于碱胀过程,混凝土裂缝由此产生。
1.3温度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性能会遭受到外界温度影响,从而产生物理反应。如果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出现了差异,就会引发热胀冷缩现象,并且在扩张或合拢的同时,出现混凝土裂缝。因为混凝土外部温度一旦大幅转变,就会呈现出纵向位移的状态,使得其局部应力上升。而在水化热时,混凝土内部温度又会升高,从而出现温度裂缝。若是施工人员未对混凝土采取科学的蒸汽养护措施,那么其也会有很大几率产生裂缝。
1.4收缩裂缝
混凝土完成浇筑后会进入凝固阶段,而凝固实际上就是混凝土发生收缩运动的过程,在此期间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水分蒸发等外界因素的干扰,无法实现自由收缩,导致混凝土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比如,混凝土在收缩凝固的过程中,钢筋会阻挡其下沉,其周边便会出现裂缝。再如,混凝土在搅拌、运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水分的蒸发,若这一过程持续时间过长,其含水量就会几乎完全蒸发掉,此时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便会出现层次各异的坍落度,导致混凝土产生网状裂缝。
1.5荷载裂缝
由于荷载而导致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是混凝土结构在其正常运营过程中,需要承受常规动静荷载和次应力,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会形成一定的裂缝问题。这种类型的裂缝问题又分为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首先,之所以产生直接应力裂缝,是由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阶段出现计算问题,造成荷载计算量不足,加上后期施工阶段材料、机械堆积,荷载超标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其次,产生次应力裂缝的原因是设计、施工阶段考虑不周全,对于相关的凿槽、开洞等工序出现遗漏,使得荷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措施
2.1混凝土材料控制
为了避免温度裂缝的出现,应该合理配置混凝土材料,选择符合工程要求的水泥,一般选择的是矿渣硅酸盐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非常小。水泥使用之前,需要检查其水热性是否满足要求。细骨料一般选择天然砂,粗骨料通常选择的是级配比较高的碎石,其含泥量应该控制在1%以下。混凝土配合比例的设置应该要满足其结构强度的要求,并且合理降低水泥的使用量。搅拌过程中,为了能够降低混凝土的使用量,通常需要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粉煤灰,以提升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使用材料要与试配材料一致,从而在配比的过程中能做到合理的控制,防止出现一些常见的失误。另外,把握好骨料的级配、参量比例,水泥的选择也要符合相关标准。在浇筑过程中,根据季节气候变化、现场环境等因素,可采取在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如减水剂等措施,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抗炭化、减少水化热、改善塑性变形等功能,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完好。在混凝土配比确定后,也要及时检测掌握混凝土的和易性。每种材料的质量和配合的比例要严格把关,做好这些工作对于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混凝土浇筑控制
①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前要将浇筑面积确定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