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原因及其控制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原因及其控制探讨
江苏通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金波
摘 要: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当裂缝宽度超过允许范围时,就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达不到使用要求在工业及民用建筑、市政工程等项目的施工中,得到普遍应用。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及使用中很容易出现裂缝,尤其一些板梁承重构件一般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裂缝宽度主要是为了保证钢筋不产生锈蚀。裂缝科学的要求是将其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当裂缝宽度超过允许范围时,就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达不到使用要求,这是施工规范和安全标准所不允许的。如何减少和避免裂缝的发生就需要设计和施工都从各个不同方面来采取措施尤其是施工过程的控制无疑是控制裂缝发生的最有效的措施。受约束的混凝土,当温度、混凝土收缩等因素所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被拉裂而产生裂缝
图1 混凝土施工期裂缝因素关系图
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常见原因是:
1.1 材料质量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拌和水及外加剂组成混凝土材料质量不合格可能导致建筑物结构出现裂缝。砂率、水灰比选择不当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偏差,导致混凝土离淅、泌水、保水性不良,增加收缩值覆盖养护浇捣时,振捣捧要快插慢拔,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正确掌握振捣时间,避免过振或漏振,应提倡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抹面技术,以排除泌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对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方案对于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要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01%-0.3%,减少大跨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发生挠曲变形和模板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挠曲变形。
3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温度裂缝控制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施工,应着重控制温度裂缝。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要进行控温度裂缝的理论计算并建立控制的施工技术措施,二是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测温装置测温,并准备相应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以内,控制温度裂缝的施工技术措施主要有:
3.1 水泥的选用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结构裂缝主要的原因是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使混凝土现早期温升及后期降温现象。施工中降低水化热措施,一是采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二是利用混凝土60d或90d后期强度,这样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浇筑块体的温度升高。
3.2 掺入外加料
在混凝土制作中掺入一定的外加剂或外掺料,可以起到降低水化热的作用。例如泵送混凝土中掺入水泥重量0.25%的木钙减水剂不仅使混凝土工作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又减少10%拌和用水节约10%左右的水泥从而降低了水化热。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能代替部分水泥降低水化热,掺加量为不大于水泥用量的15%降低水化热15%左右,同时由于粉煤灰颗粒呈形状起润滑作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降低的水化热是比较显著的,表1数据可以说明:
表1 掺磨细粉煤灰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3.3 粗细骨料级配
应用自然连续的级配粗骨材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较少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砂石的级配差或砂颗粒过细拌制的混凝土常造成侧面裂缝。砂石含泥量超过规定不仅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还会使混凝土干燥时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Tr / Rl, Tr—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Rl—混凝土的抗拉强度MPa埋设散热孔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如因结构或造型方面原因等而不得己时,应充分考虑采用加强措施裂缝在受力或其它因素的作用下会出现裂缝影响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裂缝自愈合混凝土可以在不影响结构尺寸和美观的情况下在混凝土出现裂缝后粘结液流出渗入裂缝粘结液可使混凝土裂缝重新愈合恢复并提高混凝土的性能。纤维和混凝土组成的复合材料的统称加入抗拉强度高、极限延伸率大、抗碱性好的纤维主要作用在于限制在外力作用下水泥基料中裂缝的扩展所用纤维按其材料性质可分为:金属纤维无机纤维有机纤维。
leading role, strengthening the capacity of regional radiation. Urban and rural is an inevitable trend, also required from a broader construction of the rapid transit system.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the city has maintained fast development momentum, are feature-rich and enhanced. Inherent of city space tends to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