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片修补、堵漏施工方案.docx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管片外观缺陷修补 1
2.1 管片缺陷产生的类型 1
2.2 管片产生缺陷破损原因分析 1
2.3 管片破损缺陷修补 2
2.3.1管片修补材料 2
2.3.2管片修补施工工艺 2
3 盾构隧道堵漏施工 3
3.1 盾构隧道渗漏水原因 3
3.1.1管片本身的缺陷 3
3.1.2施工过程控制不当 3
3.2 盾构隧道渗漏水形式 3
3.3 盾构隧道渗漏水处理方法 3
3.3.1管片大量漏水处理方法 3
3.3.2非明流渗漏水堵漏施工 5
4 质量保证措施 8
4.1 管片修补质量保证措施 8
4.2 较大明流水堵漏质量保证措施 8
4.3 非明流水渗漏堵漏质量保证措施 9
5 安全文明施工 9
盾构隧道管片外观缺陷修补及堵漏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XXXX
2管片外观缺陷修补
2.1管片缺陷产生的类型
管片缺陷产生的类型主要有:管片棱角破损、管片开裂破损及管片裂缝。
2.2管片产生缺陷破损原因分析
1、管片在吊装、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使管片棱角部位开裂损坏;
2、在管片拼装时由于操作不当,拼装机运作速度过快发生碰撞,或强压强推使管片开裂破损;
3、推进压力不均匀,使某组千斤顶压力超过管片的承压能力,将管片压裂;
4、盾构机姿态不好,管片选型不当,使管片与盾壳间隙很小甚至没有间隙,盾构机在推进时摩擦到管片,将管片拉坏;
5、二次补浆压力过大,将成型管片压裂,造成贯通裂缝。
2.3管片破损缺陷修补
管片开裂、破损量超过设计要求的作报废处理,有破损但满足设计要求的管片对其进行修补后使用。
2.3.1管片修补材料
管片修补材料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物乳液、普通水泥和瞬凝水泥组成。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物乳液的化学物理性质见表1:
表1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物乳液化学物理性质
名称
名称
比重
PH值
毒性
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物乳液
1.01
10.5
无毒
普通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62.5。
瞬凝水泥采用S型瞬凝水泥,其技术参数见表2:
凝结时间min抗压强度MPa表2瞬凝水泥采
凝结时间min
抗压强度MPa
水灰比
初凝
终凝
10分钟
30分钟
1天
28天
30-35
1-2
2-3
6.0
10.0
30.0
55.0
2.3.2管片修补施工工艺
1、拌制粘接水泥浆
将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物乳液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合搅拌组成粘接水泥浆,乳液与水泥按1:2重量比搅拌至均匀,粘稠状态;
2、将管片破损处清洗干净,不得留有残渣,并使基面潮湿;
3、将粘接水泥浆抹到基面上,水泥浆厚度不超过2mm;
4、拌制瞬凝水泥并抹到水泥浆上,若粘接水泥浆已干,则再抹一层;
5、将抹上的瞬凝水泥找平,使修补面与管片内弧面在同一弧面上,并露出原凹槽,保证管片外观质量。
3盾构隧道堵漏施工
3.1盾构隧道渗漏水原因
盾构隧道渗漏水的原因主要有:
3.1.1管片本身的缺陷
1、管片质量达不到防水标准,或存在贯通裂缝;
2、管片止水条粘帖不牢固,使管片与止水条间有间隙;
3.1.2施工过程控制不当
1、管片在吊装、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将管片止水条撞坏,使止水条达不到止水效果管片破损开裂;
2、管片拼装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错台过大;
3、管片拼装前管片未清洗干净,止水条上有渣土等杂物,使管片拼装好后止水条不能压实;
4、管片螺栓未拧紧,同步注浆不到位,使成型管片在脱出盾尾后发生较大错台变形;
5、二次注浆压力过大,使管片开裂、变形,形成贯通裂缝;
6、注浆未充分填充管片背后间隙,注浆未起到隔水层功能;
7、二次注浆开孔未封堵密实,发生渗漏水。
3.2盾构隧道渗漏水形式
盾构隧道渗漏水形式分大量明流水和小量渗水;盾构隧道渗漏水的位置主要有:盾构隧道管片拼缝渗漏水、盾构隧道管片原注浆孔渗漏水、盾构隧道管片螺栓孔渗漏水、盾构隧道管片裂缝渗漏水和盾构井渗漏水。
3.3盾构隧道渗漏水处理方法
3.3.1管片大量漏水处理方法
对盾构隧道出现较大的明流漏水采用注浆的方法进行堵漏,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浆与水玻璃双液注浆。水泥采用P.C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液水灰比为1∶1,水玻璃采用35Be′水玻璃。水泥浆液与水玻璃体积比控制在1:0.3左右,凝结时间约30s。
试验表明:水泥浆与水玻璃的体积比在1∶1~1∶0.3范围内时,随着水玻璃用量减小,其凝结时间逐渐缩短,当体积比大于1∶0.3后,随着水玻璃用量减小,凝结时间急剧缩短,使注浆的可操作性降低;当在1∶0.4~1∶0.6范围时,浆液凝结后抗压强度最高。具体操作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水泥浆与水玻璃比例相同情况下,随着水灰比的减小抗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