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过程质量控制(一).pdf

发布:2019-01-02约2.64万字共8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过程质量控制 本章内容要点 质量变异原因: 质量变异规律;过程状态;过程控制 过程能力: 过程能力指数;过程能力分析;过程不合格品率计算;过程 性能指数 控制图的基本原理: 常规控制图应用方法;控制图的判断准则 红珠实验;漏斗实验 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流程图; KJ法;矩阵图等常用方法。 视频案例 重返危机现场:挑战者号航天 飞机事故 美国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飞机。 在1986年1月28 日进行代号STS- 51-L的第10次太空任务时,因为 右侧固态火箭推进器上面的一个 O形环失效,导致一连串的连锁 反应,并且在升空后73秒时,爆 炸解体坠毁。机上的7名宇航员 全在该次意外中丧生。 第一节 质量变异与过程控制 一、质量变异及规律 ㈠质量变异产生的原因 同一批量的产品,即使所采用的原材料、生产工艺 和操作方法相同,它们之间或多或少总会有些差别, 这种差别被称为变异。 如下图,变异产生的原因。 质量变异分为:正常变异和异常变异。 制造过程中的变异源 原材料 操作员 工艺方法 测量工具 输入 过程 输出 工具 机器设备 环境 测量方法 造成产品质量变异的6个主要因素 人(M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 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 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方法(Method)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选择、操作规程; 测量(Measurement)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 常简称为5M1E 。 关于变异的共识 ①一个过程存在着很多变异源; ②每个变异源的发生都是随机的; ③质量产生变异是一个正常现象; ④完全消灭变异是不可能的,但是减少变异是可能的。 1.正常变异 由生产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引起的变异。 数量多,来源广,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比较小,不会因 此造成不合格产品。 偶然因素在加工过程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生产过程只存在偶然因素影响的状态称为处于稳定状 态或统计控制状态。 2.异常变异 由生产过程中的系统性因素引起的变异。 数目不多,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却很大,可能造成不合 格产品。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现并能相对经济地消除。 生产过程中存在系统性因素影响的状态称为处于非稳 定状态或非统计控制状态。 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相对而言的; 应当通过质量改进,使一些不可控随机性因素逐渐成为 可控的系统性因素,不断推进质量管理的水平。 视频案例:福岛第一核电站劣迹斑斑,机器 11年不检修 2011年3 月11 日,宫城附近海域 发生里氏9.0级地震。建成44年的 福岛第一核电站,在这场地震与 海啸的灾难性袭击中成为全球关 注的焦点。自12 日开始,福岛第 一核电站内的一号、三号、二号、 四号反应堆相继发生爆炸或火灾。 公开信息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 存在28次篡改记录、超长服役、 瞒报事故等种种问题。 ㈡产品质量变异规律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同一批量产品来说,其质量情况 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概率论中心极限定理:n个相互独立的、具有同分布的 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渐近于正态分布。 在生产过程中,当众多彼此相互独立的偶然性因素共 同对生产对象产生影响时,由于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抵消,而最终使产品的质量特性呈正态分布。 质量变异分布图 μ ±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