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神经系统传导通路.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剖学神经系统传导通路第1页/共28页
-2-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 一、感觉传导通路 二、运动传导通路 三、神经系统的化学通路第2页/共28页
-3-只有不经过大脑皮质的上、下行传导通路才称为反射通路 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听觉传导通路平衡觉传导通路感觉(上行)传导通路意识性非意识性躯干、四肢 头面部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躯干、四肢头面部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内脏感觉传导通路一般内脏感觉特殊内脏感觉 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新纹状体-黑质回路 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锥体束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锥体外系第3页/共28页
-4-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肌、腱关节、皮肤周围突脊神经脊神经节中枢突薄束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对侧内侧丘系脑干各部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后肢①③②第一节 感觉传导通路一、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第4页/共28页
-5-(二)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肌、腱、关节的本体感受器脊髓脊神经后根的内侧部C8~L2节段胸核 脊髓小脑后束小脑下脚旧小脑皮质同侧脊髓侧索腰骶膨大第V~Ⅶ层外侧部2级纤维 对侧和同侧的脊髓小脑前束小脑上脚旧小脑皮质第5页/共28页
-6-皮肤 周围突脊神经脊神经节中枢突脊髓Ⅰ、Ⅳ~Ⅶ层对侧脊髓丘脑束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脑干各部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后肢③①②脊髓丘系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一)躯干和四肢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 ②中央后回下部皮肤粘膜 周围突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中枢突三叉神经脊束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内囊后肢①③(二)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压觉传导通路 上升1-2节段 第6页/共28页
-7-第7页/共28页
-8-①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双极神经元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视束 外侧膝状体视辐射 内囊后肢 距状沟两侧 ②③在视交叉中,来自两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 维交叉,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一)视觉传导通路 第8页/共28页
-9-①视网膜损伤引起的视野缺损与损伤的位置和范围有关;②一侧视神经损伤可致该侧眼视野全盲;③视交叉中交叉纤维损伤可致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④一侧视交叉外侧部的不交叉纤维损伤,则患侧眼视野的鼻侧半偏盲;⑤一侧视束及以上的视觉传导路(视辐射、视区皮质)受损,可致双眼病灶对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如右侧受损则右眼视野鼻侧半和左眼视野颞侧半偏盲)。 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受损时,可引起不同的视野缺损:第9页/共28页
-10-瞳孔对光反射途径:两侧动眼神经副核睫状神经节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动眼神经→→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两侧瞳孔缩小 直接对光反射 间接对光反射(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第10页/共28页
-11-存在(+)存在(+)丧失(—)丧失(—)动眼神经损伤丧失(—)存在(+)存在(+)丧失(—)视神经损伤间接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健康侧眼患侧眼不同部位损伤瞳孔对光反射表现第11页/共28页
-12-四、听觉传导通路 螺旋器(Corti器)→双极细胞(换元)→蜗神经 →蜗腹侧核和蜗背侧核(换元) →脑桥内形成斜方体交叉至对侧 →外侧丘系→中脑被盖的背外侧部 →下丘(换元)→下丘臂 →内侧膝状体 (换元)→听辐射→内囊后肢→大脑皮质的听区颞横回 听觉冲动是双侧传导的。若一侧通路在外侧丘系以上受损,不会产生明显症状,但若损伤了蜗神经、内耳或中耳,则将导致听觉障碍。 第12页/共28页
-13-五、平衡觉传导通路 内耳半规管的壶腹嵴及前庭内的球囊斑和椭圆囊班→双极细胞前庭神经 →延髓和脑桥交界 →前庭神经核群→背侧丘脑的腹后核(换元)→颞上回前方的大脑皮质前庭神经外侧核→ 前庭脊髓束 (躯干、四肢的姿势反射—伸肌兴奋、屈肌抑制)前庭神经核群 →内侧纵束→ 上升的纤维→动眼、滑车和展神经核(眼肌前庭反射—眼球震颤); →下降的纤维→副神经脊髓核和上段颈髓前角细胞( 转眼、转头的协调运动) →纤维与部分前庭神经直接来的纤维→经小脑下脚(绳状体) →小脑(参与平衡调节) →纤维→脑干网状结构、迷走神经背核及疑核联系第13页/共28页
-14-第14页/共28页
-15-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最后公路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锥体细胞皮质核束皮质脊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