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第3次月考及答案.doc

发布:2017-04-15约5.4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缥碧piǎo 阴霾 lí 经纶lún 渊薮sǒu B.尴尬 gà 蓦然 mò 反省 xǐng 哽咽 yè C.袅娜 niǎo 旖旎 nǐ 挑衅 bàn 矫健 jiǎo D.匹俦shòu 难堪 kān 枇杷 pí 溽暑 rù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括号内改正。(2分) A.负势竞上 娇姿欲滴 互分齿颊 风餐露宿( ) B.熬费心机 汹涌澎湃 解缆问桨 郑重其是( ) C.唯妙唯肖 不一而足 纵横驰骋 叱咤风云( ) D.胸有成竹 旮旮旯旯 如醉如痴 局足不安(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当然。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疾:快。 C.迎风弄姿,似乎睥睨一切。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D.独怜幽草涧边生。 怜:可怜。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望岳》——《杜诗详注》——杜甫——唐朝人 B.《与朱元思书》——《艺文类聚》——吴均——南朝作家 C.《饮酒》——《陶渊明集》——陶渊明——西晋人 D.《爱莲说》——《古代散文选》——周敦颐——宋朝人 5.默写诗文名句。(10分) ①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②杜甫《望岳》中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 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描写莲叶荷花红绿相映,接天连地美景的句子是:“          ,          。” ④《饮酒》中体现诗人主页情感与外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名句是:       ,       。 ⑤鸟宿池边树,       。(贾岛《题李凝幽居》) ⑥《过故人庄》中,“       ,       ”集中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6. 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①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品的主人公是      。(2分) ②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二、阅读(48分) (一) 比较阅读《爱莲说》和《采莲曲》完成7—10题。(13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7.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陶后鲜有闻 鲜: ②濯清涟而不妖 濯: ③亭亭净植 植: ④闻歌始觉有人来 觉: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9.《爱莲说》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3分) 10.《采莲曲》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绘了 。(2分) (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5题。(15分) 三峡之秋 方纪 ①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色,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显现的。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②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③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的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④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