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卷 苏教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期中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含1-7题共22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春天像一位俊美飘逸的少年风度翩翩轻摇羽扇扇来人间万物光鲜;________。
②万木葱茏的郊外鸟儿尽情地放声歌唱;朝气蓬勃的活泼顽童不知疲倦地尽情嬉戏;生气蓬勃的奋发嫩芽如饥如渴地吮吸芬芳。千家万户沐浴在春风中人们早已迫不及待争相欢呼雀跃地跳跃起来张灯结彩喜迎春天连炊烟也不甘寂寞地袅袅升起为欢迎春天的到来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③春色撩人枝枝柳条在春风的伴奏中宛如翩翩起舞的女子在莺歌燕舞中相得益彰;湖面一叶扁舟在波光粼粼的春色洗礼下甚是璀璨夺目荡起阵阵涟漪;艰难穿破石头的碧绿小草羞涩露出甜美如花的微笑它挺起的脊梁是它骄傲的倔强。春夜喜雨静谧的夜色都想凑凑热闹顺便沾沾春天的气息多情的春雨随风悄悄地滋润万物仿佛害怕破坏这美妙的气氛。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
飘逸(yì) 葱茏(lónɡ)
撩人(liáo) 脊梁(jǐ)
3.请在第②段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与前面的句子句式相同。(2分)
示例:春天像一位活泼顽皮的少女,花枝招展轻挥魔棒,绽开世间万紫千红
4.第②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改正。(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人们早已迫不及待,争相欢呼雀跃(“欢呼雀跃”指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与后面的“跳跃起来”语义重复。)
5.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1)震怒 飞沫 淘神 强啯不舍 发愤忘食
(2)辉煌 起码 晕圈 潜滋黯长 唯利是图
(1)啯改为聒 (2)黯改为暗
6.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B)(2分)
A.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狼》这篇文章里,通过描写屠夫与狼的多次较量,为我们刻画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
B.《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短文。“说”是古代的一种说明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说明,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C.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D.《河中石兽》作者纪昀,字晓岚,晚号石云,清代政治家、文学家。著有《阅微草堂笔记》。
(解析:B.“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
7.按要求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4)《陋室铭》中运用比兴手法,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个主旨句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二、阅读理解(8-22题共40分)
(一)诗歌赏析。(3分)
品读下面的小令,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借助于枯藤、老树、昏鸦等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事物,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二)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9—13题。(12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千里之马》)
【注释】 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屈辱)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养)
(3)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求购)
(4)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什么)
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2分)
A.不以千里称也/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所求者生马/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