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企业纳税筹划概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案例导入 案例: 国家电网公司拟发行年利率4.61%的固定利率债券30亿元,期限为10年,按年付息,到期还本;同期,国家拟发行100亿元的10年期国债,年利率3.02%。某公司拟用100万元人民币投资债券,试比较分别投资于两种债券一年后的收益情况。 分析: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取得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取得其他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利息收入要依法缴纳所得税。通常,金融债券及企业债券利率较高,风险较大;但国债的利率较低,风险较小。企业投资债券时应综合权衡。 1.购买企业债券: 利息收入=100×4.61%=4.61(万元) 税后收入=4.61×(1-25%)=3.46(万元) 2.购买国债: 利息收入= 100×3.02%=3.02(万元) 比较可见,企业债券收益高于国债。购买企业债券收益每年增加3.46-3.02=0.44万元。但企业债券的安全性不及国债。 第一章 企业纳税筹划概述 第一节 企业纳税筹划的概念与意义 第二节 企业纳税筹划的原则与特点 第三节 企业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企业纳税筹划的概念与意义 一、企业纳税筹划的概念 纳税筹划辨析: 二、纳税筹划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减少税务违法行为; 2.有助于实现纳税人财务利益的最大化; 3.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与会计管理水平; 4.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5.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6.有利于不断健全和完善税制。 第二节 企业纳税筹划的原则与特点 一、原则 守法原则 保护性原则 时效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二、特点 不违法性 超前性 目的性 普遍性 多变性 专业性 风险性 第三节 企业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 一、节税(tax saving) ㈠含义:在税法范围内,当有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通过合理安排经营、投资及筹资行为,选择税负最轻的纳税方案的行为。 ㈡方法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或鼓励性政策进行节税; 通过选择不同的财务会计方法进行节税; 通过选择企业规模、经营方式及投融资方式进行节税。 二、避税(tax avoidance) ㈠含义:纳税人在熟知现行税法的基础上,在不直接触犯税法的前提下,利用税法中的模糊、疏漏之处,通过精心安排经营及投融资活动,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的目的。 ㈡分类 1.按税境分: 国内避税 国际避税 2.按税收法规分: 利用选择性条款避税; 利用弹性条款避税; 利用不明确条款避税; 利用矛盾性条款避税。 ㈢方法 1.价格转让法:又称转让定价,是关联企业进行避税的常用技术,关联企业通过制定内部价格来转移利润,以便使整体税负最轻。 例:A、B为关联企业,所得税税率分别为tA、tB,且tA >tB ,若按正常价格交易,两企业的利润分别为PA、PB,为减轻税负,决定采用转让定价,具体做法是,A卖给B的产品低于正常价格,B卖给A的产品高于正常价格。假定交易后,两企业的利润分别为PAˊ、PB ˊ ,且PA -PAˊ= PB ˊ - PB,比较转让定价前后两企业的税负情况。 分析: 转让定价前的税负总额为T= tA PA+ tB PB 转让定价后的税负总额为T ˊ = tA PA ˊ + tB PB ˊ 比较: T ˊ - T= (PA ˊ -PA) tA + (PB ˊ -PB) tB = (PA ˊ -PA)( tA-tB )<0 有 T ˊ < T 通过转让定价,企业的税负总额下降了。 2.成本(费用)调整法 是指通过对成本的合理调整或分摊,来冲抵应税所得,以达避税目的。 3.融资(筹资)法 靠企业自我积累的税负相对较重; 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税负居中; 企业内部集资(内部发行债券、职工入股等)及企业之间拆借资金的税负较轻; 4.租赁法 租赁有助于降低出租和承租双方的税负。对出租方来说, 租金收入比利润的税负要低;对承租方来说,租金支出可 以在税前扣除,从而减少应税利润。 5.低税区避税法 是指将生产经营地尽量转到税负较轻的地区以减轻税负。 包括经济特区、国家级及省市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 新技术产业园等,一般这些地区适用税率较低、税收优惠 政策较多。 6.利用国际税收协定 国际税收协定对FDI有一些保护性条款,比如,根据协定,东道国只能对FDI常设机构的经营所得征税。跨国公司可以利用这些条款避税。 三、税负转嫁 ㈠含义: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种种途径将自己的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可以是全部转嫁,也可以是部分转嫁。 ㈡特点: 纳税人与负税人不是同一人 不会减少国家的税收收入 仅适用于流转税 ㈢
显示全部